[话筒]年6月15日《养生学堂》之《每周健康食谱》为大家介绍尿频食谱:
一、肾气亏虚证
1.羊肉黑豆汤
配伍:狗肉g,黑豆50g。
制法:羊肉和黑豆加水煮熟,加入适量糖、盐等调味品食用。
服法:饮汤食肉,每日3次。
方义:羊肉性味甘、咸、酸、温,其有安五脏、暖腰膝、益肾壮阳的功效。本汤可滋阴补肾,治疗肾虚之遗尿、小便频数等症。
2.覆盆白果汤
配伍:猪小肚g,白果5枚,覆盆子10g。
制法:白果炒熟后去壳,用盐将猪小肚内外壁洗净,切块。将白果、覆盆子和猪小肚放入大砂锅,加水浸没,用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约2小时。
服法:饮汤食肉,每日3次。
方义:覆盆子性味甘、酸、微温,归肝、肾经,功能益肾固精缩尿;白果味甘、苦、淫,性平,功能收涩止带。本汤有益肾缩尿之功。
3.栗子粥
配伍:栗子g,粳米g,冰糖适量。
制法:将栗子洗净,切口。放入开水锅中煮2?3分钟,剥去壳和膜。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文火,加入栗子,煨烂成粥,再加入冰糖,待冰糖溶化后即可。
服法:作早餐食用或随意食用。
方义:栗子有补肾气、强筋骨等功效,适用于尿频、腰膝酸软等症的患者。
4.海参粥
配伍:海参g,大米g。
制法:将海参泡发后,剖洗干净,切细煮烂,加洗净的大米同煮粥,调味后即可食用。
服法:晨起空腹食用或随意食用。忌食寒凉之物。
方义:海参性味咸平,可软坚散结以祛邪,补肾益精而补益。适用于阳痿、遗精、性机能减退以及尿频等症。
5.鸡金菟丝汤
配伍:鸡内金g,菟丝子g,桑螵蛸25g。
制法:三味微炒,均研成细粉。
服法:每日早晨和盐汤送服6g。
方义:鸡内金性平,味甘,功能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通淋化石;菟丝子性温味甘,功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桑螵蛸性平,味甘咸,功能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三味合用有补肾缩尿之功。
6.山萸粥
配伍:山萸肉30g,粳米60g,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萸肉择净,与粳米同人砂锅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服法:1日内分2次食用。
方义:补肾,敛精缩尿。
7.猪脬智仁汤
配伍:益智仁20g,枣仁30g,猪脬(膀胱)1个。
制法:取益智仁、枣仁放人洗净的猪腰内,炖服。
服法:每次服2?3g,每日2次。
方义:治小儿神经性尿频。猪脖性味甘、咸、平,有较好的以脏补脏效果;益智仁补脾肾、涩精、缩小便,兼摄涎唾。
二、肾阳不足证
1.芡实煮老鸭
配伍:芡实g,老鸭1只。
制法:将芡实放入宰杀后并除去内脏、择净血水的鸭腹内,炖至熟烂,加姜、葱、食盐、味精适量。
服法:佐餐食用。
方义:鸭肉性味甘温,人肾、膀胱经,可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
2.羊肉虾米汤
配伍:羊肉g,虾米30g,大蒜40g。
制法:将羊肉择净后切成薄片备用。先用适量水煮虾米,加蒜、葱及适量细盐;待虾米熟后放入羊肉片。
服法:饮汤食肉和虾米。
方义:羊肉性味甘、温热,具有补虚祛寒、调补气血之功效;虾米能温肾补阳。
3.羊肺羹
配伍:羊肺1个,葱白30g,豆豉30g。
制法:羊肺洗净后切细,葱白切段,与S妓一^起煮烂。
服法:食用,每日2?3次。
方义:补肺,通阳,利水。
4.韭菜粥
配伍:大米g,新鲜韭菜60g。
制法:先用适量水将大米煮成粥,再取新鲜韭菜洗净切成段后倒入粥中,并放入适量熟油、精盐同煮,待熟至温时食用。
服法:每日2~3次。
方义:温阳固精。
5.羊胃胡椒汤
配伍:羊胃1只,胡椒粉适量。
制法:先将羊胃洗净炖汤,熟后加胡椒粉及油、盐等调味品。
服法:温热服食。
方义:羊肚性味甘、温,功能补虚健脾、益气补中;胡椒性味辛、大温。本汤具有健胃温中、助火散寒之功效。
6.仙茅酒
配伍:仙茅30g,白酒g。
制法:将仙茅泡人酒中5?7天。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ml。
方义:补肾助阳。
7.刺猬益智仁汤
配伍:刺猬皮30g,益智仁30g,肉桂末、砂仁各30g,乌药10g。
制法:刺猬皮煅末,与益智仁、肉桂末、砂仁、乌药等清炖至熟。
服法:连汤服下。
方义:刺猬皮性味苦甘平,可收敛止血、固精缩尿、化瘀止痛,主治胃脘疼痛、反胃呕吐、便血、血痢、痔疮、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症;益智仁性温味甘,功能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肉桂性热,味辛甘,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砂仁性温味辛,可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8.山芋薤白羹
配伍:生山芋g,薤白1把,豆豉适量。
制法:山芋削去皮,薤白切细,以豉汁煮作羹。
服法空腹吃,每天1次。
方义:山芋性平味甘,可健脾益气;薤白温中通阳。合用有温阳补虚之功。
9.益智桑蛸炖猪脬
配伍:猪辟1个,桑螵蛸30g,糯米g,黑豆30g,益智仁15g。
制法:将猪脖洗净,放入淘洗后的糯米,系紧脬口,用针在猪脬上刺几个孔,加水适量,放入以上各味,小火炖至猪脬熟透。
服法:吃猪脬、糯米,喝汤。
方义:温肾助阳,固精缩尿。
三、肾阴亏虚证
1.生山药知母汁
配伍:生山药粉30g,天花粉15g,知母15g,生鸡内金粉10g,五味子10g,葛粉10g。
制法:先将知母、五味子加水ml,煎汁ml,去渣,再将山药粉、葛粉、天花粉、内金粉冷水调糊,趁药液沸滚时倒入搅拌为羹。
服法:每次服ml,每日3次。
方义:清热降火。
2.枸杞炖鸡肉
配伍:枸杞子15g,鸡肉g,蔬菜、油、盐各适量。
制法:先将枸杞子鸡肉加水炖熟,后加蔬菜、油、盐调味。
服法:饮汤吃肉,每1~2天吃1次。
方义:补肾滋阴。
3.淮山枸杞粥
配伍:枸杞子10g,淮山药10g,大米50g。
制法:加水适量,煮粥。
服法:每周3?4次。
方义:补肾益精。
4.核桃粥
配伍:核桃肉15g,粳米g。
制法:将粳米洗净,与核桃肉一同放入锅内,加白糖、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可。
服法:每周2~3次。
方义:润肺止咳、补肾固精、润肠通便。
四、脾气不足证
1.猪肚莲子羹
配伍:猪肚1具,莲子g。
制法:同煮至稀烂。
服法:每周2?3次。
方义:健脾益胃。
2.鸡内金砂仁汤
配伍:鸡内金1个,砂仁适量。
制法:鸡内金与砂仁共炖。
服法:连汤服用,每日数次。
方义:鸡内金可运脾消食、固精止遗,用于消化不良、遗尿、遗精等症。
3.芡实糯米粥
配伍:鲜芡实g(干品50g),糯米适量。
制法:芡实与糯米共同煮粥。
服法:每日2?3次。
方义:健脾调中,固肾清热。
4.猪肉炒香菇
配伍:香菇g,猪瘦肉g,黄酒5g,白糖、酱油、食油、湿淀粉、味精适量。
制法:香菇洗净,用清水泡发,痩肉切成薄片。用小碗将黄酒、白糖、酱油、味精、盐、湿淀粉调成芡汁。锅放炉火上,加食油烧至九成熟,把肉片和香菇同时下锅,旺火爆炒15分钟,然后把芡汁倒下翻炒匀。
服法:佐餐食。
方义:益气收涩。
5.覆盆炖牛肉
配伍:黄牛肉l〇〇〇g,覆盆子50g,植物油、料酒、酱油、茴香适量。
制法:牛肉洗净、切块;覆盆子洗净后用黄酒湿润。铁锅内放植物油2匙,大火烧热后倒入牛肉翻炒约5分钟,加黄酒2匙、酱油4匙,再焖5分钟以后,加覆盆子和少许茴香,再加冷水浸没牛肉,待烧开后改用小火炖2小时。
服法:佐餐食,饮汤食肉。
方义:益气缩尿。
6.莲子锅蒸
配伍:莲米20g,百合15g,白扁豆10g,胡桃仁15g,鲜荸荠15g,玫瑰蜜3g,金丝蜜枣10g,瓜片10g,肥儿粉50g,面粉80g,蜜樱桃10g,化猪油g,白糖g。
制法:①鲜荸荠去皮切成指甲片,莲子去皮、心,扁豆去壳同百合上笼蒸烂,胡桃仁泡胀后去皮炸酥剁碎,樱桃对剖,瓜片、蜜枣切成碎丁,共成配料。②炒锅内下猪油50g,烧至五成热,先将面粉下锅炒散,再加肥儿粉炒匀,立即掺人开水,继续再将水、面、油炒到合为一体后,放入白糖炒勻,下制好的配料继续炒勻,起锅前再放玫瑰蜜及化猪油,炒勻,起锅装盘即成。
服法:佐餐食。
7.山药芝麻酥
配伍:鲜山药g,白砂糖g,芝麻10g。
制法:黑芝麻淘洗干净,炒香待用。鲜山药削去皮,切成菱角块,入六成热的油锅内翻炸至外硬中间酥软,浮面时捞出待用。炒锅置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放入白砂糖,加水少量溶化,炼至糖汁呈米黄色,随即推人油炸后的山药块,并不停地翻炒,使外面包上一层糖浆,直至全部包牢,然后洒上黑芝麻,装盘即成。也可再将糖汁淋上。
服法:佐餐食。
8.香酥山药
配伍:鲜山药g,白糖g,豆粉g,菜油g(实耗g),醋30g,味精3g。
制法:①将新鲜山药洗净,上笼蒸熟后取出,去皮,切成1寸长的段,再一剖两片,用刀拍扁。②烧热锅倒入菜油,待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见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③另烧热锅,加入炸好的山药,再加入糖和2勺水,用文火烧约5?6分钟后即转武火上,加醋、味精,用淀粉着芡,淋上熟油后起锅装盘即成。
服法:佐餐食。
方义:健脾胃,补肺肾。
9.蜜饯白果
配伍:白果lOOOg,白砂糖g。
制法:①鲜白果砸去硬壳,用清水淘洗干净,用沸水稍焯,捞出后撕去外膜,抠去心,漂洗后再放人锅内,置中火上煮沸后改小火煮约40分钟,再捞出沥净水分待用。②将白果仁放在方盘内晾凉,撒人白糖和勻,装入洁净的小坛内,封口,密渍24小时后即成。
服法:佐餐食。
方义:补脾收涩。
五、胃阴不足证
1.白玉茶
配伍:生玉竹、生白术、生当归、生百合各30g。
制法:四味煎汤。
服法:代茶饮。
方义:玉竹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白术性味甘、苦、温,人脾、胃经,功能健脾益胃、燥湿利水;当归补血和血、润燥滑肠、破瘀生新;百合性味甘、微寒,能清润肺燥而止咳。四味合用功能养阴润燥。
2.山药粳米粥
配伍:山药50g,黄精、沙参各15g,粳米50g。
制法:将山药研为细粉,黄精、沙参加水煎煮,过滤取汁,以汁加粳米、山药粉煮粥。
服法代早餐服食。
方义: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3.石斛生地茶
配伍:石斛、生地、熟地、天冬、麦冬、沙参、女贞子、茵陈、生杷叶各9g,西瓜汁ml。
制法:开水煮沸。
服法:代茶饮,频服。
方义:清胃养阴,止渴通便。
别喝水。连服1个月,治夜尿症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