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最近有这样一个困惑
睡醒一觉后
反而觉得更累
脖子很不舒服
去医院检查
医生说可能与睡姿和枕头有关
小编瞬间联想到这样一句话
姿势不对,起来重睡
到底什么样的睡姿对颈椎有益
又该选用哪种适合自己的枕头呢
每个人每天至少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枕头的高低、形状、充填物的不同等,均长期对头颈部的正常生理曲线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选择或使用不当,不仅不能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位置,而且破坏了颈椎椎管的外在平衡,久而久之,可导致颈椎失稳和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是形成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怎样调节枕头的高低
俗话说“高枕无忧”,而从医学角度来讲,并非如此。如果枕头过高,使头颈部过度前屈,导致椎管内外平衡失调,颈椎后方肌群与韧带长期在此状态下易引起劳损,椎管内硬膜囊后壁被拉紧,
并向前方移位而对脊髓形成压力,长期如此,一旦椎体后缘或劳损的相应部位有明显的骨赘形成,特别是有椎管狭窄者,则容易对脊髓、神经和血管产生压迫,出现颈椎病的症状。长期高枕常常是导致反复落枕和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低枕及不用枕头的习惯也应克服。低枕或无枕使头颈部长期处于过度仰伸状态,导致颈椎前凸曲度增大,椎体前方的肌肉与前纵韧带因张力过大易出现疲劳,甚至可引起慢性损伤;同时,椎管后方的黄韧带则可向前突入椎管,增加了来自后方的压力,而这种过伸状态使椎管因拉长而容积变小,脊髓及神经根相对变短,以致椎管处于饱和状态,易因各种附加因素(如髓核突出、骨赘形成等)而出现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因此,强调低枕睡眠的观点也同样是不可取的。
枕头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能否在睡眠中保持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体位,防止引起或加速健康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尤其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更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枕头。一般来说,以运动障碍为主,即对脊髓前方形成压迫者,枕头可略低些;以四肢麻痛等感觉障碍为主,即对脊髓后方形成压迫者,枕头可略高些;若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伴有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者,则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以生理位为好。
怎样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
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惯仰卧者,采取侧卧位也可,但头颈部及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采取俯卧位是不科学的,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应努力加以纠正。
此外,睡眠时还应防止受凉,注意保暖,尤其是初夏或晚秋在户外休息时,由于气温多变,易受凉而引起颈部肌肉痉挛或风湿性改变,从而造成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
总之,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人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易于消除疲劳和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
怎样自制符合生理要求的枕头
枕头的形状一般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好,元宝形状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中间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同时对头颈部可起到相对的制动与固定作用,以减少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对不习惯元宝形枕者,也可用平枕。但不宜采用中间高两头低之山丘形枕,因其头颈向两端活动不能保持睡眠中头颈部的正常位置。枕头的长度一般以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cm为宜,高度通常以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一些为标准。
自制枕头的枕芯应根据当地物产情况与个人经济条件选择相应之充填物,以质地柔软不硬、透气性好为原则,而且要求有较好的可塑形性。常用的枕芯充填物有鸭绒、鸡毛、荞麦皮、蒲绒、木棉、绿豆壳等。夏天可添加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叶等清香物,有清凉解暑之作用,有利于睡眠。海绵和塑料气枕虽质地柔软,但透气性差,不宜选用。此外,竹、藤等编制的枕头,也有一定的优点。
来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颈椎病》
刘红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