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喝茶,守岁,在虎年除夕的晚上,说说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mvdtj.com/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千多年前的大宋,有三个人,在春节的时候,写下了诗句。

这三个人,在文坛上都大名鼎鼎。

其中一个,写得比较昂扬,而另外两个,写得比较低沉。

写得昂扬的那个人,叫王安石,他写的诗,叫《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字里行间,一副期盼新年,对来年充满希冀的样子。

这首诗也成为了古往今来,吟诵春节的文学作品里,比较脍炙人口的一首。

另外两个人的咏新春诗作,风格则显得比较低迷。

一个是以意气风发而著名的老苏。

神童出身,少年中举,一门三杰,风光无二。

然而他的咏春诗,充满了对当时生活的不满意,以及自己际遇的不得意。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记忆中的老苏,是“左牵黄,右擎苍”,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般意气风发的男儿,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豪情万丈,几时见过“心事恐蹉跎”的低落?

初初读到的时候,几乎以为这不是老苏的手笔。

可见再豪放派,也有“低眉信手细细弹”的时刻。

乐观如老苏,也有情绪不高的诗作。

另一首同样情绪不高的咏春诗,来自令我爱恨参半的陆放翁。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看来,他写诗永远是不开心的。

跟前妻重逢,不开心(钗头凤);祖国尚未统一,不开心(示儿);连过年喝个屠苏酒吧,也不怎么开心(除夜雪)。

这种永恒的悲情基调,大约只有唐朝的老杜,方能与他一较高下。

《沉郁两重奏》,老杜与老陆。

这两人,可以成团出道了。

《2》

公元年1月31日14时30分,福州。

村姑陈正在努力写稿,而李麻花,正在去地库开车。

李麻花的老爹,给她爷爷在太爷爷的老家,建了一栋房子,做祖屋。

年前这房子终于可以入住了。

于是,李老爹规定,今年的春节,在老家祖屋里过。

前三天,李老爹李妈妈已经回老家去打扫,准备好了,而李麻花,死活不肯早回去,借口是我不让。

我,,,我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活得比窦娥还冤。

到了今天中午,李老爹已经是三通电话过来催了。

还包括李爷爷。

李爷爷从前是乡干部,干了一辈子基层工作,特别擅长疏导思想,催起人来,十分有方法,一点不让人感觉到烦躁,还能催人于无形。

他是这样说的,君君呀,你早晨出门的时候,门窗关好了吗?水电是不是都拉闸了?冰箱里开封了的东西要全部扔掉,没开封的,可以送给邻居.....你开车的时候要小心,今天高速公路上没有几辆车,别睡着了....

平时三句话就会跟李老爹吵起来的李麻花,这次一反常态,没有跟李爷爷对抗。

善绳套猛虎,估计这种怀柔术,更加令人难以发飙吧。

于是,在吃了一顿M之后,李麻花带了一保温杯我煮的黑咖啡,启程了。

当然,茶是必须的。

她顺手往包里揣上一套茶具,一罐鹊桥仙,一盒年终大赏肉桂,两瓶红葡萄酒,一瓶阿萝酿的桑葚酒,回老家过年去了。

那只包是平时出门背的,今天给当成了塑料袋各种塞,我骂她不惜物。

她堂而皇之地反驳我,这包原本就是装酒的,你查一下,它的名字就叫酒桶包!

我瞄了瞄那包上两根细细的肩带,真心为它叹息。

《3》

其实李麻花特别不喜欢回乡下过年。

因为会有很多人,来给她发压岁钱。

有她爷爷的朋友,还有想求她爸爸看病的病人。

老李的独门绝技,吊砖头治颈椎病,在这个低头族泛滥的时代,尤其受宠。

每次回乡下,总有一群老人捂着脖子来求医。

治疗过后,老李不收费,人家就猫着过年的时候,来给李麻花送压岁钱。

次次碍于情面收完这些钱,她总是很生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压什么岁嘛!好像我是个弱智似的。

她的压岁钱很多,专门开了一个户头存起来,这么些年下来,算是小有所成了。

不过她从来没打算用过这些钱,就算在我们只租得起车库的创业初期,两个人啃白馒头配蓝小笛送的萝卜干度日的时候,也没起过用它的念头。

李麻花有她自己的坚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过富裕的生活,那就自己凭本事去赚。

在金钱上,我跟她相法相通。

当年那个投资人,连续谈了半个月,万现金占股20%,都到了去签约的早晨,我还是拒绝了。

宁肯吃着馒头一盒一盒十二金钗地卖,苦哈哈地捱着,也不愿意拿别人的钱。

村姑陈李麻花没别的优点,就是骨头硬。

凭真本事赚钱,每一分钱都花得坦坦荡荡。

《4》

ry茶友留言,说我是个坚持传统的人。

是的,村姑陈其实是个特别古板的人。

过年,一定要煮九碗菜,一碗汤。凑个十全十美。

过节,要拜拜,要放鞭炮,要吃应节的食物,要穿应节的衣服.....

卖茶,一定要自己喝过,自己考察过,自己喜欢的,自己觉得有特点的,才会向茶友推荐。

盖碗,茶杯,公道杯,亦是如此,必定要自己亲自用过使过,知道不烫手,不重,不易碎,器形好,材质无异味,才愿意上架。

有时候供应商劝我,你干嘛这么较真?

我总是斩钉截钱:自己不喜欢的,怎么可以推给别人?

凡事,先过得了自己这一关,才好办。

自己都没有考虑过这款茶的产区,亲自看过这款茶的工艺,亲自检验过这款茶的年份,就偏听供应商的一面之词,胡乱上架一些年份虚假,工艺作旧的茶,这兴许是很多人的生财之道,但却不是村姑陈的。

上次去山上,S师傅说,某音有人直播卖外省的白茶饼,一晚上赚了多万。

他说,这些便宜到极致的外省白茶,对福鼎白茶的冲击,是毁灭性的,好多人贪便宜,去喝这种廉价的外省白茶,好工艺的福鼎白茶倒是被弃如蔽履。

我安慰他,这只是暂时的,贪便宜,只能在入门级的时候贪,一旦喝久了,爱上了,必定会对口感有更高的要求,彼时,便只有好产区好工艺好储存的白茶,才能满足他们的味蕾了。

然而他还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的样子。

其实真的不必如此。

劣质驱逐良币,只会一时,却不会一世。

假的永远真不了。

看苍天饶过谁?

《5》

鞭炮声一直在响。

不在耳边,就在远处。

天渐渐黑了,李麻花在路上没有睡觉,还兴奋地发来视频,说高速收费站有个小哥哥非常帅,十分像她的初恋。

我板着脸训斥她,小心开车,安全第一。

老陈打电话来,催我回家吃饭了。

去年老陈生病,在医院住了大半年,终于救了回来,医院急诊外科的所有医护人员们,你们真的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

最严重的时候,医生说,要不要回家?他担心费用太高,一般家庭都承受不了。

那时候是春茶季刚开始,我一边往山上跑,担心茶没采好没做好浪费了茶青,医院跑,商量治疗方案,协调老陈和医生护士的关系,以及安抚护工的情绪。

那阵子真心觉得计划生育这个政策分外不好,要是我当年有多一个弟弟妹妹,今天也不会这么分身乏术。

当老陈躺在手术室门口,医生一定要等我来签过字才肯给他动手术的时候,我突然决定,要考虑结婚这件事了。

那一刻终于明白,人一定要生个孩子,要不然,等老了躺在病床上,都没有人签手术同意书,岂不凄凉?

老陈从前一直怪我,工作太忙,自作主张去创业,累死累活,没时间陪他们。

生病之后,不怪了。他明白了医保会封顶,余下的,全靠自费。

我也就此对我的工作,多了认同与肯定。

一个不愁吃喝的90后,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呢?才不是为了买一只心水的包。

只是为了,在医生询问,费用太高,要不要回家的时候,忍着眼里的泪花,挺直脊梁,大声地说,没事,我治得起,请您用最好的药。

那一刻,日夜辛苦打出来的文章,每一个字;辛苦挑出来的每一款茶,每一杯汤,都化作了一盒盒的良药,救回了奄奄一息,已经在跟我交待后事的老陈。

所有的舟车劳顿,所有的马不停蹄,所有的披星戴月,所有的手疼肩疼腿疼,都有了不喊苦不叫累,坦然受之的最好理由。

不重生男重生女,多少年一直懊悔没有生个男孩的陈爸陈妈,终于释怀了。

村姑陈证明了,女儿也可以给父母养老。

这是我一生的情意结。

终于,村姑陈同过去的自己,和解了。

《6》

姑姑送来羊肉,母上大人说,给我炖红酒羊肉汤,不放一滴水的那种。

喝了可以好好睡一觉,睡到明天中午再起床。

她说我女儿没有休息过一天。

可是我不想休息。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分外美好。

尤其今天,看到同行们都偷懒,只发了一张贺岁图片,而村姑陈照样写下三千字文章的时候。

我做了所有的努力,只为了让自己在意的人,生活无忧,幸福安康。

这一年来,感谢所有茶友们的相伴,相知,相惜。

是你们,成就了今日的小陈茶事。

明年,我们将继续寻好茶,做好茶,保证品质,坚守价格,回馈社会,做有良知有节操的卖茶人。

在这个鞭炮声震耳欲聋的时刻,祝福大家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愿平安虎,吉祥虎,如意虎,可爱虎,吉利虎,五虎常伴您左右,增财增寿,增福增禄!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给大家拜个早年!

村姑陈、李麻花叩首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lianggou.net/jbzd/11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