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颠病要怎么治疗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68.html
佳木斯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是黑龙江省学科门类较全且含有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增设第三学期,并通过创设校长创新创业基金、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坚持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扎实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措施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创新创业文件精神和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落实本科质量工程建设计划,结合学校综合性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宗旨,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实践的逐个环节中。学校制定并下发了《佳木斯大学关于教学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专业培养方案,学校从课程设置、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学分认定、学籍管理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
一、建机制,重落实,创新创业工作保障有力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创新创业工作,教务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由教务处牵头,团委、招生就业处、科技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部、各学院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构。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监督、检查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制订《佳木斯大学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制度和办法。年学校创新创业经费共支出万元,其中66万元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配套经费;50万元作为校长创新创业项目基金;93万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奖励及工作经费。对具有转化前景的创业项目,学校积极联系社会资金、天使基金、风投企业以及众筹等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促使其转化成功。
二、强师资,促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推进
学校按照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通过“专业和非专业相结合”、“工作和业余时间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培训,要求教师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到课堂中。支持教师将基于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兼职导师库,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举办“青年创业成长教练”培训班,我校学生创业导师团、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及部分管理干部60余人参加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师资培训。
举办青年创业成长教练培训班
三、双驱动,重内涵,创建“五位一体”的综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创业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保就业、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所有专业全覆盖,无盲点的课程教育体系。构建成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公益实践、社会实践、艺体实践的“五位一体”的综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设《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各类专业认知实习、校外实习、实习顶岗、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等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三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二是开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创新创业技能,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就业空间、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三是开设公共选修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帮助有创新创业潜能和兴趣的学生拓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孵化等提供支持。从而形成“通识培养-专业培养-实践培养”层层深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搭平台,促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成效显著
学校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相结合,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组建团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努力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质量,将整个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推向新高度。
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学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邀请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校友举办经验分享交流会,支持在校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新创业沙龙、创客空间、创业俱乐部,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利用晨星讲坛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及校内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就业创业讲座百余次。
市领导、校领导参观学生创业公司
创新创业竞赛平台。通过举办各类赛事带动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TRIZ杯”创新方法大赛、绿色食品青年电商销售大赛、“邮储银行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参加高水平竞赛,提高我校师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学校注重创新创业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整体提升。年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获批项。年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较去年提高29.2%,申报数量、质量明显提高。省级项目(包括国家级项目)由60项增加到项,其中获国家级项目27项。参与学生人数近人。年学校特色的第四批校长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共获批项目项。
创新创业团队平台。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学校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业实践,以学生兴趣为纽带、以教师研究项目为依托,组建创新创业团队。鼓励跨院系、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促进专业交叉融合。目前学校有个团队多名大学生从事自主创业活动,其中58个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基地,23个团队入驻佳木斯市大学生创业社区。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年6月与佳木斯市政府、佳木斯市科技局、前进区政府联合共同建设。正式注册成立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创新创意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约万元。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达到32家,其中引入高新技术企业1家,本校教师创办的企业10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12家。同时,为扶持校长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落地孵化,为基金项目落地提供了平米经营及办公场地。学校与工商银行黑龙江分行分别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与“产品创新创意实践基地”。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企业拟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产品营销平台项目。
省科技厅厅长杨廷双到我校科技园(孵化器)检查指导工作
五、建体系,重服务,创新创业指导力求实效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逐步建立起了以教育为基石,活动为依托,竞赛为引领,团队促融合,项目促提升,基地促转化的全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整合校内外创业理论与实践师资,为每个创业团队“1+1”配备创业导师,全程跟踪与指导创业实践。定期组织创业沙龙、开设创业讲座、组织专项培训,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分析探讨创业难点与问题,分享创业感悟与收获。通过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