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70923/5719502.html
为进一步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6月5日,州环保局和凯里市政府在万博广场组织开展“6·5”环境日宣传活动。副州长江朝伦出席活动。
据悉,6月5日,是第47届世界环境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施行以来的第4个环境日。生态环境部确定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当天,州市近百家党、政、企单位在广场搭设咨询台,为市民答疑解惑,并向市民发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科普宣传资料、低碳生活知识手册等,倡导市民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10余名志愿服务者和社工加入环保宣传队伍,在现场发放环保知识及自愿者服务条例、社工知识等宣传资料余份。黄帝尾气净化公司、凯里盛运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凯里九龙尾气检测公司等企业,通过产品展示、视频播放、产品展板等方式展示环保科技产品,普及环保科学知识。
此外,环保知识“五进”宣传活动将持续到6月30日,全州各级环保部门将组织开展环保知识、法律法规进社区、进村寨、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五进”宣传活动,在全州上下营造积极参与环保的大氛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延伸阅读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和《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
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
年6月5日
综述
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全州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总书记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和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补齐环境保护短板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年,全州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大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实施力度,抓好“双十”“双源”治理,统筹推进“三个专项”实施,建成了一批环保治理基础设施,解决了一批环保治理短板问题;继续深化环保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环保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持续开展“六个一律”和环保执法“利剑”行动等执法专项行动,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年,全州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中有升良好态势,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7,全年(AQI)优良天数率为96.8%。全州3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Ⅰ-Ⅲ类水质的比例为96.97%;中心城市及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各县市声环境均达到评价标准“较好”以上等级;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
一、全州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
年度,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7。其中,综合指数低于全州平均的县(市)有8个,占50.00%。各县(市)排名依次为镇远县(2.26)、丹寨县(2.30)、从江县(2.32)、剑河县(2.35)、雷山县(2.60)、黄平县(2.64)、施秉县(2.72)、三穗县(2.74)、台江县(2.79)、天柱县(2.85)、黎平县(2.93)、锦屏县(2.98)、麻江县(3.02)、凯里市(3.04)、榕江县(3.27)、岑巩县(3.45)。
16个县(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开展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6.8%。其中,AQI优良天数比例高于全州平均的县(市)有11个,占68.75%。各县(市)分别为:从江县(%)、台江县(99.2%)、丹寨县(99.2%)、剑河县(98.6%)、雷山县(98.3%)、镇远县(98.1%)、麻江县(97.4%)、施秉县(96.9%)、天柱县(96.9%)、锦屏县(96.9%)、榕江县(96.9%)、凯里市(95.9%)、黎平县(95.2%)、黄平县(94.7%)、三穗县(93.2%)、岑巩县(92.2%)。
15个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比93.75%,仅岑巩县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比6.25%,主要为细颗粒物超标。
全州16个县(市)的二氧化硫(SO2)均值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3—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5%;二氧化氮(NO2)均值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3—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32—5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细颗粒物(PM2.5)均值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2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6%;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均值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毫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0.7—1.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均值浓度为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
(二)城市酸雨
年度,凯里市城市降水pH值范围为5.79—8.78,年均值为6.91,同比上升了0.65个pH单位。全年无酸雨。
(三)城市降尘
年度,凯里市降尘量年均值为7.57吨/平方千米·年,同比下降2.04吨/平方千米·年,未超过南方城市限值标准(清洁点降尘量加3吨/平方千米·年)。
二、全州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年度,我州主要河流“两江一河”共布设33个监测断面,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2个(其中:都柳江4个、舞阳河7个、清水江(含重安江、巴拉河)22个),水质优良率为96.97%,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进行评价,都柳江(4个监测断面)和舞阳河(7个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水质优良率为%,水质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清水江布设的22个监测断面中,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的断面有21个,优良率为95.4%,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清水江水质明显改善。低于规定水质类别断面1个(黄平重安江大桥),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造成超标的原因即受重安江(清水江支流)上游黔南地区磷化工企业大量含磷废水进入重安江,导致监测断面总磷超标。
表2 年“两江一河”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表
序号
县(市)
河流
名称
监测断面
规定类别
实达类别
超标项目(超标倍数)
1
榕江县
都柳江
新华
Ⅲ
Ⅰ
2
榕江县
都柳江
榕江(八吉)
Ⅲ
Ⅱ
3
从江县
都柳江
停洞
Ⅲ
Ⅰ
4
从江县
都柳江
从江大桥
Ⅱ
Ⅰ
5
雷山县
巴拉河
郎德
Ⅲ
Ⅱ
6
凯里市
清水江
格细
Ⅲ
Ⅰ
7
台江县
巴拉河
平敏大桥
Ⅲ
Ⅰ
8
丹寨县
清水江
兴仁桥
Ⅲ
Ⅱ
9
麻江县
清水江
卡乌
Ⅲ
Ⅰ
10
凯里市
清水江
下司(共和)
Ⅲ
Ⅰ
11
凯里市
清水江
机务段
Ⅲ
Ⅱ
12
黄平县
重安江
重安江大桥
Ⅲ
Ⅴ
总磷(超0.8倍)
13
凯里市
清水江
湾水
Ⅲ
Ⅲ
14
凯里市
清水江
旁海
Ⅲ
Ⅲ
15
台江县
清水江
施洞
Ⅲ
Ⅱ
16
施秉县
清水江
六合
Ⅲ
Ⅱ
17
剑河县
清水江
猫鼻岭下寨
Ⅲ
Ⅱ
18
剑河县
清水江
革东
Ⅲ
Ⅱ
19
剑河县
清水江
南加
Ⅲ
Ⅱ
20
黎平县
亮江
南田
Ⅲ
Ⅱ
21
三穗县
六洞河
巴米
Ⅲ
Ⅱ
22
锦屏县
清水江
茅坪
Ⅲ
Ⅱ
23
天柱县
清水江
白市
Ⅲ
Ⅱ
24
黎平县
洪洲河
草坪
Ⅲ
Ⅱ
25
黎平县
清水江
平寨
Ⅲ
Ⅱ
26
榕江县
清水江
正汉
Ⅲ
Ⅱ
27
黄平县
舞阳河
朱家山
Ⅲ
Ⅰ
28
施秉县
舞阳河
平宁桥
Ⅱ
Ⅰ
29
施秉县
舞阳河
金坑
Ⅲ
Ⅰ
30
施秉县
舞阳河
甘溪高碑
Ⅲ
Ⅰ
31
岑巩县
龙江河
天堂
Ⅲ
Ⅰ
32
岑巩县
舞阳河
新岑大桥1桥
Ⅲ
Ⅰ
33
岑巩县
舞阳河
两河口
Ⅲ
Ⅰ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年,全州开展了16个县(市)的32个(26个地表水型水源地和6个地下水型水源地)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32个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和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及《地下水质量标准》(GB/T-93)Ⅲ类标准;年,全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水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
1、中心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凯里市开展12期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凯里市里禾水库、金泉湖水厂、普舍寨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龙井水厂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93)Ⅲ类标准。
2、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5个县28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每月监测一次,23个地表水型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优于或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5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93)Ⅲ类标准。
表4 年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统计表
县城
序号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类型
规定类别
实达类别
备注
施秉
1
平宁
河流型
Ⅲ
Ⅰ
停用
2
观音岩水库
湖库型
Ⅲ
Ⅰ
三穗
3
大山沟
湖库型
Ⅲ
Ⅱ
4
塘冲水库
河流型
Ⅲ
Ⅱ
备用水源
岑巩
5
禾山溪
河流型
Ⅲ
Ⅰ
6
思阳镇集中式饮用水源
河流型
Ⅲ
Ⅰ
天柱
7
高明山
湖库型
Ⅲ
Ⅱ
备用水源
8
鱼塘水库
湖库型
Ⅲ
Ⅱ
锦屏
9
天堂
河流型
Ⅲ
Ⅱ
剑河
10
南脚溪
河流型
Ⅲ
Ⅰ
台江
11
打岩沟
河流型
Ⅲ
Ⅰ
黎平
12
三什江水库
河流型
Ⅲ
Ⅱ
13
五里江水库
湖库型
Ⅲ
Ⅱ
榕江
14
归久水库
河流型
Ⅲ
Ⅰ
15
三角井
河流型
Ⅲ
Ⅰ
16
八匡溪工业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河流型
Ⅲ
Ⅱ
从江
17
宰樟河
河流型
Ⅲ
Ⅰ
18
独洞水库
湖库型
Ⅲ
Ⅱ
雷山
19
龙头河
河流型
Ⅲ
Ⅰ
备用水源
20
鸡鸠
河流型
Ⅲ
Ⅰ
丹寨
21
泉山水库
湖库型
Ⅲ
Ⅱ
备用水源
22
刘家桥水库
湖库型
Ⅲ
Ⅱ
23
乌坝河水库
湖库型
Ⅲ
Ⅱ
黄平
24
龙洞榜
地下水型
Ⅲ
Ⅲ
25
雷打岩
地下水型
Ⅲ
Ⅲ
26
响水桥
地下水型
Ⅲ
Ⅲ
备用水源
镇远
27
犀牛洞
地下水型
Ⅲ
Ⅲ
麻江
28
翁威马龙洞
地下水型
Ⅲ
Ⅲ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一)道路交通噪声
年全州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共个,平均噪声64.8dB(A),比年平均噪声64.6dB(A)上升0.2分贝,噪声质量等级划分属于一级(好)。其中:14个县交通噪声质量为好,占93.3%,1个县(市)声环境质量为较好,占6.7%。
表5~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情况一览表
序号
城市名称
网络数
等效声级[dB(A)]
年
年
年
年
1
凯里市
26
26
68.5
65.1
2
黄平县
7
7
66.2
66.3
3
施秉县
8
8
64.8
67.4
4
三穗县
7
—
66.8
—
5
镇远县
6
6
63.6
67.8
6
岑巩县
4
4
67.1
63.6
7
天柱县
8
8
68.5
67.3
8
锦屏县
4
5
57.5
62.8
9
剑河县
8
8
67.6
64.4
10
台江县
6
6
65.4
65.3
11
黎平县
8
8
66.2
68.2
12
榕江县
7
7
67.3
58.0
13
从江县
6
6
56.8
58.3
14
雷山县
7
8
62.2
65.1
15
麻江县
7
8
65.0
64.5
16
丹寨县
8
8
60.5
67.9
汇总
64.6
64.8
图3~年道路交通噪声年度比较示意图
表6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结果表
序号
城市名称
昼间等效声级:dB(A)
年
评价结果
1
凯里市
65.1
一级(好)
2
黄平县
66.3
一级(好)
3
施秉县
67.4
一级(好)
4
三穗县
—
—
5
镇远县
67.8
一级(好)
6
岑巩县
63.6
一级(好)
7
天柱县
67.3
一级(好)
8
锦屏县
62.8
一级(好)
9
剑河县
64.4
一级(好)
10
台江县
65.3
一级(好)
11
黎平县
68.2
二级(较好)
12
榕江县
58.0
一级(好)
13
从江县
58.3
一级(好)
14
雷山县
65.1
一级(好)
15
麻江县
64.5
一级(好)
16
丹寨县
67.9
一级(好)
黔东南州
64.8
一级(好)
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结果分级示意图
(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全州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共设个,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一般)。
昼间噪声范围为46.4~59.9dB(A),平均值为55.5dB(A),比年54.6dB(A)上升了0.9dB(A)。其中:7个县城声环境质量为二级(较好),占43.8%;9个县城声环境质量为三级(一般),占总数的56.2%。
夜间噪声范围为40.6~49.4dB(A),平均值为45.5dB(A),比年44.0dB(A)上升了1.5dB(A)。其中:4个县城声环境质量为二级(较好),占26.7%;11个县在声环境质量为三级(一般),分别占总数的73.3%。
表7~年区域噪声监测结果统计
序号
城市名称
网格数
等效声级[dB(A)]
昼间
夜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1
凯里市
49.8
52.2
—
—
2
黄平县
30
15
56.0
55.1
43.2
45.7
3
施秉县
30
30
54.0
55.0
44.6
44.9
4
三穗县
31
38
53.3
56.5
42.0
46.0
5
镇远县
14
9
56.2
55.2
44.4
44.8
6
岑巩县
24
24
54.1
54.8
46.0
44.6
7
天柱县
30
12
55.8
54.9
45.3
46.6
8
锦屏县
30
15
55.6
56.5
45.1
46.9
9
剑河县
36
36
55.1
54.7
44.3
45.3
10
台江县
30
30
54.6
56.1
43.9
45.5
11
黎平县
40
40
55.0
55.0
37.8
41.2
12
榕江县
31
36
55.5
57.9
45.3
45.8
13
从江县
38
38
55.8
58.0
43.0
47.1
14
雷山县
30
30
53.0
55.0
45.2
46.6
15
麻江县
30
30
54.7
55.6
46.0
45.4
16
丹寨县
30
30
55.4
55.9
44.1
46.0
黔东南州
54.6
55.5
44.0
45.5
~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对比情况图
~年区域环境噪声(夜间)对比情况图
年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统计表
年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统计表
序号
城市名称
昼间平均值
评价结果
夜间平均值
评价结果
1
凯里市
52.2
二级(较好)
/
/
2
黄平县
55.1
三级(一般)
45.7
三级(一般)
3
施秉县
55.0
二级(较好)
44.9
二级(较好)
4
三穗县
56.5
三级(一般)
46.0
三级(一般)
5
镇远县
55.2
三级(一般)
44.8
二级(较好)
6
岑巩县
54.8
二级(较好)
44.6
二级(较好)
7
天柱县
54.9
二级(较好)
46.6
三级(一般)
8
锦屏县
56.5
三级(一般)
46.9
三级(一般)
9
剑河县
54.7
二级(较好)
45.3
三级(一般)
10
台江县
56.1
三级(一般)
45.5
三级(一般)
11
黎平县
55.0
二级(较好)
41.2
二级(较好)
12
榕江县
57.9
三级(一般)
45.8
三级(一般)
13
从江县
58.0
三级(一般)
47.1
三级(一般)
14
雷山县
55.0
二级(较好)
46.6
三级(一般)
15
麻江县
55.6
三级(一般)
45.4
三级(一般)
16
丹寨县
55.9
三级(一般)
46.0
三级(一般)
黔东南州
55.5
三级(一般)
45.5
三级(一般)
年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分级示意图(昼间)
年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分级示意图(夜间)
四、全州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年,根据对州内个环境γ辐射监测点、5个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监测点、4个电磁辐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全州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60nSv/h,处于年贵州省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中全省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范围13.1~.8nSv/h(平均值64.8nSv/h)内;全州空气中氡浓度范围为0~46.1Bq/m3,平均值为16.8Bq/m3,稍低于贵州省年~年氡浓度平均值22.8Bq/m3,未见异常;全州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范围为0.09~10.12V/m,平均值为0.91V/m,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中频率范围为30MHz-MHz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2V/m。全州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本报记者魏丽萍资料来源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黔东南微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