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年轻时顾不上健康,透支身体,上了年纪后往往比同龄人要显老,6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如此
想要健康的度过晚年,除了要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调整心态以外,还要谨记不要做下面几件“动作”
◇◆◇◆◇◆◇◆◇◆◇◆◇◆◇◆◇◆◇◆◇◆◇◆◇◆◇◆◇◆◇◆◇◆◇◆◇◆◇◆◇◆◇◆◇◆◇◆◇◆◇◆◇◆◇◆不要爬楼梯
进入老年后,人体肌肉会减少3%~5%,身体平衡能力也变差,爬楼梯这个锻炼方法,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数据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人跌倒中,超过51%与爬楼梯相关。爬楼梯每年导致2万人死亡。而乘电梯导致死亡的仅有27人
绝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关节已经退化,上下楼梯或爬山时,膝关节承受的人体重量是平时的3~5倍,这会加重关节老化
所以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爬楼梯这个锻炼方法,如果需要上下楼,一定要抓稳扶手
不要快速转头
“这个动作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
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
转头时,脖子也跟着动,脖子虽细,却包含颈椎、密集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是重要的“生命线”,脖子两侧的颈动脉为大脑提供80%以上的供血,大脑发出的信号都要经过颈部下行
老年人往往高发心脑血管疾病,且颈椎更为脆弱,因此转头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放慢速度
不要弯腰够脚面
“双腿直立,然后弯腰用双手够脚面,这是常见的热身动作,也总被我们用来衡量一个人的灵活性。”
但是,专家提醒:过了60岁再做“弯腰够脚面”,对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压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上了年纪后,连接我们臀部和背部的关节力量开始削弱,更易导致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运动前的热身必不可少,可以通过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
不要做仰卧起坐
如果你是年轻人,最好每晚坚持做几十个仰卧起坐,但过了60岁,就别再坚持了
老年人做仰卧起坐,可能存在三大风险:
一是双手抱头需要前驱力量,但可能因手臂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身体不平衡
二是它几乎要用到人体的整条脊柱,而很多老年人颈椎、腰椎都有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三是头部的位置变化较大,且以低头为主,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不要倒着走路
很多人认为,倒着走路改变了平时一成不变的走路方式,能缓解大脑衰老
其实,大脑支配对侧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左右两侧,并不适用于前后
倒着走路,由于老年人的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反而容易引发意外
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时可以在手中边走边揉健身球或核桃,这对刺激末梢循环有好处
如果坚持要倒着走,也一定要找个人少、车少的安全地段,并最好有人在后面随时提醒风险
不要猛起床
人的血压并非一成不变,夜间和白天会有较大波动。因此,早上醒来后千万不能起床过猛,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
当我们在夜里睡觉时,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
此外,起床过猛还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会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或眩晕
60岁以后的老年人起床时要遵循“”原则:
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
排便不要太用力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弹性变差,排便时患者的腹压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压随之上升
如果此时用力过大,很可能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剧增,突发脑溢血
所以老年人排便时,一定别太着急
看完了,分享到朋友圈再走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