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眩晕专家Hain教授,常常被问到:您能给我介绍一个治疗颈椎性眩晕的专家吗?Hain教授说:据我所知,美国没有这方面的专家。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在中国,10个眩晕病人至少有8个被诊断为“颈椎病”(也有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以前都叫“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个诊断年废止了),尽管名字五花八门,但本质都一样——脑袋缺血了。在中国司空见惯的病,连社区医生都会治,在美国成了疑难杂症,竟没有一个医生会治,这是咋回事?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什么叫“颈椎性眩晕”。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被公认的定义,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由颈椎疾病导致的眩晕叫颈椎性眩晕。废话!废话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挑不出毛病。名字可以随便起,你叫阿猫阿狗都可以;定义也可以随便说,能说圆就行。但有一关你糊弄不了,那就是发病机理。你既然提出了这个疾病,那你就得说清楚颈椎和眩晕之间到底是啥关系,颈椎疾病到底是如何导致眩晕的?因为治疗就是根据发病机理来的,发病机理错了,治疗就不会起作用,有时还会起反作用。
最普遍的理论是:颈椎的椎间孔组成了一条骨性隧道,供应大脑的血管从里面穿行,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或其它病变时,压迫血管,从而导致大脑缺血,引起眩晕。
这个解释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很多现象解释不了。如果真是颈椎压迫血管导致眩晕,那么病人是如何好的?他又没做手术解除压迫。要知道病人发病的时候天旋地转,剧烈眩晕,经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没有任何症状,他到底是如何好的?就算你用了那所谓的扩血管的药,改善供血,也不可能几个小时完全恢复正常吧?大概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个理论有点不靠谱,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哪个医生做这种解除压迫的手术来治疗眩晕。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一位叫莱斯特的医生找来40个被诊断为“颈椎性眩晕”的病人,给他们做颈部血管彩超,当把头旋转至颈椎最大程度压迫血管的程度时,并没有发现血流减少。
这个试验强有力的证明了颈椎压迫血管导致大脑缺血的说法不靠谱。遗憾的是“颈椎性眩晕”的滥用十分严重,不少人将与椎动脉无关的颈椎增生,甚至仅有颈部疼痛、头晕,即诊断颈椎性眩晕。
那么颈性眩晕到底存不存在?且听下回分解。
眩晕陈医生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