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较长,建议WiFi观看)
一、概述屈指肌腱鞘炎,又称“弹拨指”、“弹响指”和“板机指”,好发于拇指、中指和环指,多发于掌骨头相对应的屈指肌腱鞘的起始处。该病是由于手指伸屈频繁使屈指浅、深肌腱与腱鞘反复磨擦,致肌腱与腱鞘受损,出现炎症改变(非指化脓性感染所致)。由于膨大的肌腱被狭窄的腱鞘嵌顿,手指屈伸活动时,肌腱上的硬结挤过狭窄处时发出“嘎嘣”的声音,故命名。该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局部解剖手指屈肌腱鞘是指前深筋膜的增厚部分,包裹在屈指肌腱(包括指浅、深肌腱)的前面与两侧,附着于指骨两侧。手指滑液鞘分脏、壁两层,两者相续,并由腱系膜相连。远侧止于第3节指骨底,近侧止于掌指关节近侧2cm处,手指的血管、神经自手掌远端走行于指屈肌腱的两侧,指骨两侧并无血管和神经。
手指滑液鞘为纤维性鞘所支持,并与其融合。屈肌腱鞘的纤维在不同部位,其厚薄和韧度有所不同,其明显增厚部分的纤维方向变为横行,称为环行部(鞘韧带),两侧止于指骨边缘。手指屈肌腱鞘与指骨共同形成骨纤维性管,既有约束肌腱在原位的作用,因其内面衬以滑液鞘,又有润滑和便利活动的作用(手指充分屈曲时,指深屈肌腱的移动可达3.3cm)。
三、病因病理狭窄性腱鞘炎的常见原因为慢性损伤,如手指的长期快速活动(细纱女工打结接头、管弦乐手的练习与演奏)、手指的长期用力活动,如洗衣、抄写钢板蜡纸等。由于损伤或发炎后引起腱鞘狭窄(特别是在手指近端的屈肌腱环行部或骨纤维管的起始处有一局限性增厚),或肌腱本身水肿增厚,在屈肌腱发生小的纤维性结节或囊肿。肌腱鞘韧带的水肿和增生使骨纤维隧道狭窄,压迫水肿和增生的肌腱,使之形成葫芦形肿大,阻碍肌腱的滑动。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1、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起始于早晨醒来时患指发僵、酸楚不适,手指活动欠灵活,继后手指伸屈不畅,并时或出现嵌顿弹响声,患手指疼痛因炎症程度不同而轻重不等。活动或温水浸泡后,弹响声消除,有些患者需活动1—2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再继续发展,有些患者手指屈曲后不能自行伸直,需另一手协助方能完成动作。严重者,手指疼痛剧烈,手指屈伸动作明显受限,甚至被“固定”在伸直位。被动屈伸患指疼痛如锥,弹响显著。由于平时手指活动少,手指淋巴回流障碍而显得肿胀。
2、诊断
①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如瓦木工、钳工、机械装配工等工种。成人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约为4:1,以拇指、中指、环指较常见,右侧多于左侧,年龄在40—60岁之间最多见。
②患者因手指疼痛、伸屈受限、不能做精细动作,持物时偶有失手现象而就诊。
③在掌指关节掌侧,可摸到一豌豆大小的硬块,压痛明显,嘱患者主动伸屈手指时可摸到此硬块下方有一圆形结节在腱鞘内滑动,并可感到弹响由此发生。该压痛结节,推之可移动。
④被动过伸患指,引起或加重患处疼痛,是谓手指过伸试验阳性。
⑤一般可不拍X光片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若有疑问时应做X线检查排除骨折、结核等病变。
五、针刀治疗1、治疗原则
根据针刀医学闭合性手术理论,利用闭合性手术取代开放性手术,一次可以治愈该病。
2、操作方法
(1)体位:坐位。拇指外展位,掌心向上平放于治疗台上,定点;
(2)局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患者手掌心向上,平放于治疗台上(腕下可垫一小脉枕),手指自然伸开,明显压痛处即为进针部位。
刀口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掌面皮肤刺人,避开肌腱刺达骨面,纵行疏通剥离。硬结较大者,术者左手拇指固定住硬结,针刀稍提起,刀口线不变,在硬结上切1—5刀,不可过量切割,也不宜将刀口线垂直于肌腱纤维方向切割。
六、手法治疗无手法治疗
七、康复理疗术后72小时,让患者指做屈伸运动。每次10分钟,每天2次。
来源:摘自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及《针刀医学》视频节选
附:长按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治愈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