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持板方法
正确的拿板方法是用手握住刮痧板,将刮痧板的长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其他四个手指弯曲,分别握住刮痧板的两侧,刮痧时用手掌心部位施加向下的按压力。
刮拭时应单方向刮,不要来回刮。身体平坦部位和凹陷部位的刮拭手法不同,持板的方法也有所区别,下面会详细地介绍。
面刮法面刮法是刮痧最常用、最基本的刮拭方法。将刮痧板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从内到外或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胸部处由内向外刮拭,其他地方为从上向下刮拭),每次有一定的刮拭长度,不要来回刮。
刮痧板倾斜的角度一般是30°~60°,45°夹角最常用。此方法适用于身体平坦部位的刮拭,如躯干、四肢、头部等。
平刮法此操作方法与面刮法相似,只是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应小于15°,并且向下的按压渗透力较大。
点击左上方↑“道医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