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分为四种类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三、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椎动脉型颈椎病
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供血不全而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
[颈椎病分析]
颈椎1-2椎:头痛、头晕、头昏,耳鸣,
颈椎2-3椎:头昏、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颈椎3-4椎:颈部疼痛、肩胛骨酸胀、肩关节障碍,斜颈,双手麻木,牙痛。
颈椎4-5椎手指麻木,颈性瘫痪,心绞痛,心律不齐
颈椎5-6椎:颈、肩、上肢酸痛、拇指、食指、中指麻木,上肢外侧麻木,
颈椎6-7椎:颈、肩、上肢酸痛。
1.脑供血不足,失眠,头疼,头昏,恶心,呕吐,眩晕等等贴敷方法是沿着发际根向下贴一贴,大椎穴一贴,外加内关穴,外关穴。
2.胳膊疼,肩膀疼,后背僵硬,后背疼
帖敷方法胳膊疼,肩膀疼贴大椎穴一贴,两个肩井穴各一贴;后背僵硬加贴天宗穴
3.颈椎管狭窄,压迫引起手麻,胳膊麻,手指麻,手握力下降
贴敷方法沿着发际根向下贴一贴,大椎穴一贴,两个肩井穴各一贴,胳膊麻加贴手三里,手麻加贴手面或翦开贴手指
4.脖子后面有个大包,叫富贵包,同时也叫夺命包,这个包生长的位置就在大椎穴,如果有颈椎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大椎穴是人体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不通会堵塞7条经络1督脉2膀胱经3大肠4小肠5三焦经6胆经7胃经大椎的凸起意味着心脑血管寿命倒计时大椎穴的瘀堵亏气亏血气血不能上于头部就会引起头晕头疼健忘同时也会造成左右肩脉不通还会引起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劳损等等严重的也会导致脑淤血和脑梗塞这个病症在生活当中特别普遍很多人意识不到同时也意识不到是大椎瘀堵的原因造成的种种现象当你身边朋友有这个病症时候一定提醒他这个病症的危害性。
贴敷方法单纯的富贵包沿着发际根向下贴一贴,也就是颈椎1到7节地方大椎穴一贴,两个肩井穴各一贴
贴敷方法大椎包压迫一半身体没有知觉帖敷方法:沿着发际根向下贴一贴,大椎穴一贴,两个肩井穴各一贴,再加贴手三里,环跳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如果客户不愿意贴这么多穴位那么就告知客户不要嫌麻烦这些穴位可以根据病情减少2个穴位左右来回倒替着贴,也就是皮肤休息膏药不休息建议年龄不是特别大,没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还是按照我刚才说的穴位来贴这样贴敷方法见效快达到麻的症状病情比较严重
5.颈椎背部神经根受压迫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等,这种病症一般都有胸椎疼,手麻
帖敷方法:沿着发际根向下贴一贴,大椎穴一贴,两个肩井穴各一贴,胸椎(就是肺俞穴的位置)一贴,再加贴手三里
总结:所有的颈椎病的必贴穴位有:大椎穴和两个肩井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