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病的应用解剖
颈部以肌肉、神经、血管容易受损。
1.????容易引起颈部、头部症状的肌肉
斜方肌、头夹肌、颈夹肌、肩胛提肌、冈下肌。冈上肌、大圆肌、
小圆肌、斜角肌、大小菱形肌、上后锯肌
2.????容易引起上肢症状的肌肉
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外侧头、三角肌
3.????容易引起胸背部症状的肌肉
胸棘肌、多裂肌、回旋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大小菱形肌覆盖在其上层)
1..病情轻者
病位——在中浅层
相关肌肉——斜方肌、头夹肌、颈夹肌、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胸半棘肌、斜角肌
症状——只有颈型症状,无N根和椎A症状
2.病情重者
病位——在深层
相关肌肉——回旋肌、多裂肌、横突间肌、关节囊、N根、脊髓
症状——在引起头颈部、胸背部、上肢症状的同时、其深层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也可能引起关节突关节紊乱,最终造成神经、血管部卡压及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严重的可以影响到脊髓。
1.两个高应力点
C1横突上——附着有:肩胛提肌、颈夹肌、头下斜肌、横突间韧带
C2棘突上——附着有:回旋肌、多裂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颈半棘肌
2.应力单元
C1或者C2“一动百动”,带动其上附着的肌肉韧带一起运动
穿过头半棘肌
二.???????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1.劳损——包括中医的肝肾亏损、西医的无菌性炎症
2.外伤——可以直接损伤到骨骼
3.感受风寒湿——多和劳损合并,或者为诱因
从浅层——中层——深层,外伤可以直接损伤到骨骼
劳损等引起软组织无力承受过大应力,力平衡被打破时,出现软组织病变(结节—粘连—瘢痕—挛缩—硬化—钙化——骨化)。
病情进一步发展,过大的应力通过受损软组织传达到到骨骼,使得骨骼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骨骼移位的结果。
三.颈椎病的检查
患者自然低头,观察颈部的外观。
正常的颈部外观——中间稍隆起的圆弧型,无明显凹凸。
(1).中部隆起,两边凹陷
病位:项韧带病变
症状:颈,肩,背部不适,头部症状
(2).两边隆起,中央凹陷
病位:斜方肌、头夹肌病变
结合触诊:发现圆形挛缩或者条索状挛缩,重者有弹拨声
症状:颈背部不适
(3).左侧或右侧不对称的隆起
病位:因为非隆起侧的弓弦绷紧,导致隆起侧的头夹肌、斜方肌挛缩
症状:颈部部不适,重者可以出现斜颈
(4).以C4为中心,上下段均隆起,中心区凹陷
病位:C1、C2、C5、C6、C7的项韧带变硬、挛缩。
?????如果有弹响声说明已经硬化。
第一步:患者坐位自然低头,术者食、中指平放在患者的胸骨柄上,嘱咐患者低头尽量靠在胸部。如果不能靠在胸部上,或者勉强能靠近但是颈背部不适——说明颈部有问题
第二步:患者稍微低头,在目测的基础上,用拇指指腹触摸颈部头夹肌、斜方肌、项韧带区域的绷紧肌肉和挛缩
第三步:触摸枕大、小神经
??枕外粗隆?向下紧贴枕骨下边缘,其下方的第一个凹陷为枕骨大孔,大孔旁开1CM为枕大N、旁开2CM为枕小神经。
第四步:触摸风府
位置:是项韧带的止点处,在枕骨大孔的上方,枕骨下缘上25px的骨面上
凡有头面症状的患者,风府也是常用的治疗点
第五步:横突
定位:
C2~7横突线——四指并拢,食指平颈部后正中线边缘平放。小指下位横突线
C1横突——侧卧位,患侧在上,头稍歪。在乳突下缘和下颌关节线的上三分之一处,拇指按压指腹下有骨性标志。
C2横突——在C1横突下50px,向内侧50px处
C3横突——在C2横突下25px处,余类推。(C6横突、C7横突更长)
第六步:关节突
定位:在棘突旁75px处,向内侧是椎板内边缘,向外是神经外口的区域。
针刀操作的目的是为了破坏关节囊
第八步:肩胛提肌
定位:肩胛骨内上角
第九步:大小菱形肌
定位:脊柱旁2~75px处,肩胛骨上角和下角平行的区域
第十步:冈下冈上肌
定位:冈下肌触摸以天宗穴位中心,向四周弹拨,看有无压痛和酸困。
还得触摸肩胛骨脊柱缘区域(相当于大小菱形肌的起点)
1.????低头症状加重——提示颈部中浅层肌群病变
2.????仰头症状加重——提示关节囊重叠、椎间隙狭窄引起椎A和N根出现卡压和迂曲
3.????左右侧旋转症状加重——提示颈夹肌、斜角肌、关节囊、椎A
4.????头顶叩击试验(+)——提示关节囊、椎A
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提示椎A和N根受牵拉
五.颈椎病的针刀治疗
1.多在C4、C5棘突旁开50px左右,拇指指腹寻找圆形、条索挛缩
操作:把圆形挛缩锁定在25px左右操作区域。操作范围在上下、左右各12.5px内。具体因病情而定,原则以通为度,创伤面不宜太大
条索挛缩有弹拨声者,可在条索挛缩线上选一个主点、一个辅点。上下纵切12.5px,左右横切12.5px.
操作要求:
1).有纵有横、纵横交错,分清层次,因为下面挛缩点是不规则的分布。
2).深浅根据刀感,原则上以通为度。
2.项韧带的操作
以C7棘突为例,纵进刀口到棘突顶部骨面,做“+”摇摆,再纵向及横向切割棘突两侧,再松解棘突上下缘
???
1.枕大、小神经
(1).定位:向下紧贴枕骨下边缘,其下方的第一个凹陷为枕骨大孔,大孔旁开1CM为枕大N、旁开2CM为枕小神经。
(2).操作:
2.横突
左手拇指尖掐压在横突根部,刀口线在指甲前方12.5px纵向进针,刀口线与脊柱平行,快进慢探到骨面后稍停顿,稍上提刀口线向外、向下开始扇形铲切
3.关节囊
在棘突旁50px向下、向内纵向纵切后,调刀口线90°横向摇摆
1.???肩胛提肌
侧卧位,患侧上肢压在身下,身体向前面倾斜。触摸肩胛骨最高点做一扇形区域,纵进针刀到离内上角25px左右的骨面,先“+”摇摆,压刀柄向下尖朝上做扇形铲切。
2.???大小菱形肌
3.???冈下、上肌
1.颈型
2.椎动脉型(脊髓型)
3.N根型
4.交感N型
5.混合型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导读疾病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疼痛,而当下由于各种不良习惯的影响,颈肩腰腿疼的情况非常广泛,很多患者被病痛折磨得身心疲惫,因此解决疼痛就成为每位医生的首要解决的难题。
普遍存在的疑惑
疼痛的病因很复杂,因此解决疼痛的过程一定也不简单,需要很多理论的学习才能达到快速治疗疼痛的水平
是否有治疗疼痛立竿见影的疗法,能让大家通过学习快速掌握并运用
在大家都在为解决疼痛寻求良方之时,王军旗教授的毫刃针筋膜快速无痛松解疗法给治疗颈肩腰腿痛带来了福音疗法简介
wel关爱白癜风健康惠民活动白癜风食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