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危rdquo学习夏

夏季为何危化品企业事故高发?

原因有三:

一是夏季持续高温,各种可燃易燃危险化学品更容易挥发,从而导致物质泄漏;

二是有的放热反映比较难降温、难控温,容易发生超温现象;

三是员工在夏季容易精神倦怠,这些都使得夏季成为危化品事故易发、多发时期

危化品现场管理盲区和漏洞

---危化品超量存放

现场存量大,超过设计存量,安全管理措施又不落实不到位。

---不清楚危化品特性

很多企业为危化品编制了数字代码,叫起来是很方便,但员工对数字代码指代危化品的具体危害却并不了解。

---作业现场管理混乱

一些企业的危化品就放在高温炉旁,但高温可促使危化品挥发,极易造成燃爆事故。此外,还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正己烷、苯等危化品,存在严重的职业危害。

---不按操作规程作业

安全操作规程是从事故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但在生产中,不按操作流程作业、违反客观规律和常识造成的事故却不少。比如,使用有机溶剂擦洗地板引发火灾事故。

---防护设施不同步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生产不同步或不符合要求,造成一些群体职业中毒事件和职业病发生。

---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

有些企业虽然为员工配发了个人防护用品,但这些个人防护用品却不符合防护要求,如用纱布口罩代替活性炭口罩。此外,作业现场还存在防护用品未被充分利用的问题。

---安全警示标识不足

一些危化品作业现场的安全提示、警示标识等不全。

---应急措施不到位

不少作业现场未按规定配置洗眼器、喷淋器、应急药品等,有的企业甚至连事故应急预案都没有,员工缺乏应急救援知识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无效管理

有检查人员在某企业检查时,发现车间里空气质量极差,气味呛人,现场的通风设备未启用,原因竟是员工怕麻烦?!虽有安全防护设施,但并没有发挥作用,这其实是无效管理。

---废弃物管理不规范

一些企业会等废弃物积累到一定数量才处理,却不知废弃物在放置期间极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引发事故。

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

危化品的生产过程复杂性危险性较高

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因此对于危化品安全隐患排查不容松懈

进入高温雷雨季节

汛期多高温、强降雨、强雷电等恶劣天气

易引发雷击事故、燃烧爆炸事故、中毒事故等

为安全度过汛期

危化品企业须做好“五防”

危化品企业“五防”

防雨防洪

全面检查防泄漏。全面检查生产装置及储罐,做好除锈防腐,防止跑、冒、滴、漏。对遇湿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气体的危化品原料及产品,采取严格的防水防潮措施。沿江沿河的化工企业,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化品泄漏。

做好排水防洪。对易积水的生产区、供水供电工程及各种物资储库,提前做好增设围堰、疏通排水等工作;采取措施,防止雨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检查、加固排水泵站、高压电线等设备;储备必要的铁锨、排水泵、编织袋、防洪沙等抢险救灾物资,加强管理,责任到人,根据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防雷电

严格按照要求,定期进行防雷、防静电、接地检测,确保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有效。储罐的安全阀、排空口等部位,是防雷重点,必须做到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保证不松脱、不严重锈蚀。

雷雨季到来之前,对所有设备做一次防雷接地的全面检测。遇雷雨时,注意各仪表、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关闭非必要电气设施,尽量减少室外登高作业。易燃易爆危化品要停止装卸。制定因雷击损坏设备影响生产的专项处置预案并加强演练和应急知识普及。

防高温

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超能力生产及违规存放危化品,严格控制各类气态(液态)钢瓶的进出数量和生产、储存设施的温度、压力、液位,做到“一日三检”和“三定”(即定量储存、定时测温、定时通风)。危化品露天生产、储存的设备设施,必须有完备的防晒降温措施。

严格控制明火在生产中的使用。明火加热设备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气体或蒸汽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维修用火时,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必须使用防爆照明设备。进入厂区和罐区的机动车辆排气管上要安装火星熄灭装置,电瓶车辆应严禁进入可燃可爆区。制定应对火灾爆炸的紧急对策,成立临时防灾组织等。

防特殊作业危险

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和相关检维修规定制定并落实各项检维修和停开(试)车制度及特殊作业审批手续,坚决杜绝由于特殊作业不规范引发事故。

认真开展作业前风险分析,危害辨识、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严格作业许可管理,对作业现场及涉及的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强化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

防中暑中毒

合理安排生产班次和劳动时间,室外体力劳动或检查尽量安排在早晚两头进行,特殊情况必须在高温时段进行的工作,也要尽量减少户外时间和做好发生意外情况的紧急预案。

夏季天气炎热,有毒有害物质极易挥发,易导致中毒事故发生。必须根据有毒有害物质特性,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选择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降低有毒有害物浓度。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中毒事件发生。

风险一直存在,容不得丝毫大意;

事故并不遥远,当时时事事警惕!

(图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兴业华德威诚挚为您服务,与您共同建设双重预防机制,为您提供“技术咨询+安全评价+风险评估+信息平台建设+日常运维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联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lianggou.net/jbby/5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