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护理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并

颈椎病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颈椎前路手术技术的发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逐渐被临床推广应用,但与其相关的手术并发症也较多。呼吸道并发症是颈椎前路手术重点观察护理的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于保证颈椎前路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术前护理

除按大手术做好常规准备外,还需做好下列准备。

1禁烟、酒

因吸烟和饮酒对口腔黏膜有刺激,使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应告知患者禁烟、禁酒且禁止家属在室内吸烟。如有呼吸道炎症患者,应给予止咳祛痰、抗感染治疗。

2肺活量锻炼

因颈椎前路手术需全麻,可导致功能残气量下降,肺活量降低,术后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为此,术前应检查全胸片,做呼吸功能锻炼。

3术前肺功能锻炼

(1)胸式呼吸:训练患者用鼻部慢慢吸气,使胸部扩张,然后从嘴部慢慢吐气;

(2)腹式呼吸:患者取仰卧位、半卧位或半坐卧位。两膝轻轻弯曲,使腹肌松弛,一手放在胸骨柄处,以控制胸部起伏,另一手放在脐部,以感觉腹部隆起和呼吸时,当凸隆的腹部下陷1/3时稍用力向上向内推压,帮助腹肌收缩。这种呼吸是深呼吸时腹部徐徐凸隆后,憋气约2s,然后缩唇慢呼气腹部凹陷。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两倍;

(3)咳嗽运动:患者可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将手掌轻按胸部,当咳嗽时以手支撑伤口,令患者做一次深呼吸,然后用嘴呼气,当自肺部深部咳嗽时,做一次短呼吸,连续3次短呼吸后咳一声;

(4)简单吹气球方法:患者深吸气然后尽量把气球吹大,每4h1次;

(5)刺激气管诱发咳嗽: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者多进行刺激咳嗽。刺激气管咳嗽前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婴儿取侧卧位。患者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气终末稍用力,向内按压胸骨上窝的气管,并同时横向滑动,可重复多次,至痰咳出。

4协助患者咳嗽训练

护理人员站在患者一侧,一手轻放在患者的肩上,另一手五指轻拢成空心状,从上至下有节奏地叩击患者的背部,同时嘱其咳嗽。

5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向患者解释推移气管、食管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使其理解和配合。推移训练时取仰卧位,枕头垫于肩下,头后伸。指导患者或家属用手将气管、食管向非手术侧推移,开始用力尽量缓和,逐渐增加时间、频率和力度,尽量把气管及食管推移过中线,并尽可能避免推移过程中断。一般在开始时,患者会出现不适感,如局部疼痛、想呕吐甚至头晕等,遇到这种情况可休息片刻后再继续,直至患者能适应。牵拉时间每次30~40min,如此训练3~5d。对有心肺功能严重障碍及其它禁忌症患者应禁推,对于老年体弱患者要慎重。

2、术后呼吸道管理

1保持呼吸道顺畅

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根据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

2给予雾化吸入

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各1支加生理盐水30ml,2~3次/d。雾化完毕,立即轻拍背部。

3术后静脉常规应用激素、抗感染、消肿药物

地塞米松20ml/(次·d),3d后减半,连用5d,必要时静脉推注化痰药物,如沐舒坦30mg,第天2次。

4防喉头水肿

因手术麻醉用气管插管及手术中气管、食管牵拉,易引起喉头水肿。术后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颈椎术后1周为水肿期,术后1~2d为水肿形成期,4~5d为水肿高峰期。患者如有声音嘶哑、憋气、呼吸表浅时,提示有喉头水肿可能,应加强雾化吸入、给氧,并按医嘱给予甘露醇等静脉滴注,以减轻局部水肿,并加强对患者呼吸状态的观察。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

5切口内水肿观察

该手术术后常规留置引流条,术后需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若切口渗血较多时,应查看切口并询问患者呼吸情况,应注意患者的面色、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如切口局部隆起、张力增大,患者自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或困难、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数时,应考虑有水肿的可能,须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6输液管理

严格按医嘱匀速补液,防止输液速度过快或液体总量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及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

由MediCool医库软件骨科团队制作

想和更多骨科专家进行交流吗?

想了解更多专业资讯吗?

长按并识别下方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lianggou.net/jbjc/2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