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今天,
我们将迎来节气—“夏至”。
夏至,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
夏至之后,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
人体出汗过多、容易上火,
更容易患各种疾病。
所以,在此时节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夏至养生,“三避”为先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原则,
即避暑、避湿、避寒,
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01注意避暑高温环境下,人容易发生体温调节机制紊乱而引起“中暑”,若不及时处理,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如意识混浊、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状。
避暑应当注意采取的主要措施:
1、中午前后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晒;
2、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
3、保证汗腺功能正常,不要损伤汗腺;
4、借助自然风、风扇、空调等降温。
02注意避湿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还要注意避湿。
避湿的主要方法:
1、远离潮湿环境;
2、借助饮食利湿(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仁米、扁豆、冬瓜等);
3、空调设备除湿;
4、药物去湿。
03注意避寒中医认为,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最易感受风寒、风湿及湿热之邪,罹患疾病。
避寒主要包括:
1、防腹中寒
一是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不贪吃冷饮、冷食;
二是睡觉时一定要盖“肚子”;
三是早餐时适当吃点生姜,民间所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是有一定道理的。
2、防躯体寒
防止躯体受寒主要是要正确使用电扇和空调。
3、防头、脚之寒
夏季不要用冷水洗头、冲脚,易导致各种疾病。
夏至到,最忌做这8件事!01空调吹一夜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整夜。专家表示,空调如果整夜开,室内外温差过大,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02贪吃冷饮夏天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专家表示,夏日贪吃冰凉的食物,容易对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虚弱、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造成肠胃性感冒。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及老人、小孩更应注意。
03冷风对着吹长时间吹空调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04口渴猛灌水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就使劲喝水,也不对。
专家指出,因为每一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因此,喝水时应少量多次,每次以~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05不爱开窗户闷热夏季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06洗冷水澡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
因此,夏至养生,最好每天用温水洗澡,这样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抗病力。
07吃隔夜菜经常会有人问,夏天凉菜可以过夜吗?专家介绍说,夏天,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没法消除。
专家介绍,临床上因为夏天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08烈日下光膀子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皮肤被晒得黝黑。
但专家介绍,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平安过夏,记住10个“一”!01一碗山楂酸梅汤夏季喝些山楂酸梅汤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取山楂片、酸梅,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02一碗薏仁绿豆粥推荐喝些薏仁绿豆粥。薏仁健脾化湿,绿豆清热解毒,非常适宜夏季饮用。
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绿豆最好也浸泡12小时,然后等份煮粥即可。
03一头大蒜如果经常吃些大蒜,胃肠一定会舒服的度过夏季。
专家指出,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抗菌的作用,特别是夏季对肠道内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杀伤力。
04一道苦瓜菜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所以夏吃苦瓜益处多。
05一杯薄荷茶专家指出,夏季,胃胀气等不适容易找上门来,喝点薄荷茶是不错的选择。
取绿茶3克(脾胃虚寒者可用红茶代替),干薄荷叶6克(鲜薄荷叶加倍),用开水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
06一个午觉进入初夏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
专家指出,在夏季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序,一般宜晚睡早起,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
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
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一方面可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07一个“消火穴”专家指出,很多人在夏季,总感觉心烦气躁、坐立难安,可以压一压膻中穴。
膻中穴对于身体已经存积的“火气”也有很好的消导作用,对心火肝火旺的人都有很好的调节功能,是很好的消导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处。
08一小时步行走路慢运动适合夏季,每天快走30分钟-1个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09一个温度26℃空调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8℃。
10一次泡脚睡前用40℃的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夏至养生4条“三字经”01养阳气专家说,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02补水分每天ml,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夏至时节一定要补充充足的水分。
重饮食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夏季由于多汗,盐分损失多,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
冷食不宜多吃,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04常运动暑易伤气,少喝凉开水。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编辑|许瑶
审核丨仲良
来源:健康时报、人民网健康等免责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后台留言联系小编。↓精彩推荐↓美国癌症协会最新防癌指南:这四大要点,人人都可复制!重磅官宣:养老金涨!涨!涨!7月底前发放到位!正大量上市,很多老人爱吃!医生:吃不对也会得病,这些人慎吃......解暑不如吃点“苦”!但这4种常见菜,越苦越毒,千万要小心,尤其是三类人喝了一碗绿豆汤,医院!医生:天再热也不能这么吃,这类群体尤其要当心年《老年生活报》订阅请直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