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杨静通讯员蒋升李文瑶
—————————————————————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增十年”。生活中有不少人将拉筋作为自己的锻炼和养生方式,有事没事拉拉筋,但却不知道拉筋究竟有啥好处?有什么注意事项?对此,记者采访了我省相关运动医学专家。
78岁的老汉能单腿绕头,身体比许多小年轻都柔软……如果你是宝石山的常客,对这位高高瘦瘦的“陈老师”一定不陌生。“陈老师”其名陈其良,自年开始注重拉筋养生,每天都会花一两个小时练习转身、下腰等动作。
“刚退休那几年我患有腰肌劳损和颈椎病,最严重时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后来就开始拉筋锻炼。”陈其良的拉筋方法十分详细,无论是前腰、后腰还是颈肩,每一个部位都有涉及:“拿压腿来说,前后左右每一个角度我都要压下,光一条腿就得花上十多分钟。”这样坚持了几年,陈其良不仅身体大有好转,还自学了头倒立和瑜伽,身段比年轻人还柔软,因此成了宝石山初阳台上的运动达人。
对常年在宝石山初阳台锻炼的韩伯宣来说,拉伸同样是他运动环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自创了一套拉伸操天天练,“拉伸不像别的运动,办公室或家里都能因地制宜练。”
在现代医学中,“筋”指的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等软组织。“‘筋长一寸,寿增十年’这是夸张的说法,突出拉筋的重要性。”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薛亮解释道,对青少年而言,拉筋主要拉的是韧带,提高身体柔韧性,促进生长发育。这就是为什么像体操、传统武术等项目提倡选手从小练起;对成年人来讲,拉筋对韧带的改变收效甚微,以拉伸肌肉、调节气血为主,对久坐人群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拉筋有静态、动态、弹振以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四种方法,除了最后一种是用于康复治疗,其他三种在生活中都很常见。”静态拉筋就是通过某一个姿势,让想要伸展的肌肉群受到一定的延展压力;而弹振拉筋则是利用快速摆动、弹动及反弹产生的动力,迫使身体部位超越平常的活动范围,比如数次进行下腰手碰脚尖或者地面的动作,不过这种方法往往不太容易掌握力度,因此不太推荐年长者使用。在正式运动之前最好用动态拉筋,而运动之后则适合静态拉筋。
此外,拉筋也有注意事项:“首先在拉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可适当小跑使肌肉和肌腱处在备战状态;其次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过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例如瑜伽中的反关节体势则尽量少尝试,以防止运动损伤。”
薛亮说,如何判断拉筋的进展程度,是感觉到“张力”或肌肉紧绷感,但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张力”或紧绷感,是肌肉感觉神经元正确地反映出拉筋的成效,否则离受伤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