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引起的周围组织压迫并产生临床症状的疾病,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行走无力等。近些年颈椎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经常脖子不舒服、酸痛,甚至出现手麻等症状。这些都与颈椎“受伤”有关,“受伤”后颈椎的生物力学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退变加速而发病。
究竟是何导致颈椎“受伤”
结构伤颈椎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支撑头颅。人的头颅重量一般五六公斤,而颈椎只是由七节椎体构成,虽然有周围的韧带、肌肉进行加强,相比头颅而言还是比较单薄。这样的结构使颈椎比较容易“受伤”。姿势伤颈椎和头颅的关系就像是一根木棍顶着一个大球,当头在颈椎的正上方时最稳定,颈椎也最省力。但是当头颅位置向前偏离,颈椎的受力就会加大,而且偏离越大,颈椎受力增大的更明显。现代人因长期久坐办公、使用电脑、手机导致姿势的改变,会使头前移导致颈椎受力改变,长期改变会加速结构退变。
习惯伤
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颈椎的损害也非常大,如很多人习惯在睡觉前看会儿书,这种姿势会拉长颈后部肌肉,使颈前肌肉短缩。长此以往会导致颈后部肌肉劳损,颈前肌肉无力,头前移的姿势改变,更加大了颈椎损伤的概率。
外力伤
因为颈椎本身较为脆弱,外力容易导致颈椎损伤。最常见的就是颈椎“挥鞭样损伤”,这种损伤易导致颈椎骨折脱位及颈髓损伤,后果非常严重。另外一种外力性伤害是基于颈椎疾病的基础上。颈椎退变后导致椎管狭窄,当狭窄程度比较严重时,脊髓外无弹性代偿空间,这时遭受外力同样会导致颈髓损伤。
从日常做起,远离颈椎病
颈椎病一方面与颈椎容易“受伤”有关,另一方面则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尤其是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使颈椎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改变不良习惯和姿势了解了自己的颈椎,就要改变不良姿势和习惯,如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靠在床头看书、睡高枕头等。日常可以“动静结合”,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或娱乐,45~60分钟要休息一下,起来活动5~10分钟,做颈部的保健操,这样也能有效的保护颈椎。走路时不要低头,要抬头挺胸,这样可减少颈椎的压力;枕头不要过高,以8~10厘米为宜,保持睡眠时颈椎中立位,防止过度拉伸肌肉。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
常见的肌肉锻炼方法是头手对抗等长收缩锻炼,以锻炼颈后肌肉为例,即双手交叉放在颈后,手向前用力,头向后用力,相互对抗但保持头的位置不动,10秒1次。颈椎自身结构虽然相对脆弱,要主要运动时不要太大力,以免造成颈部肌肉运动拉伤。
一旦病情较重,如出现颈部疼痛、胳膊疼痛、手麻、经常性头晕、甚至走路不稳等症状,医院正规治疗。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治疗效果,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医源性损伤。
桂圆肉的养生功效
经常腰痛、扭到腰?生活中这几点你要注意!
一天饮食的营养,用手掌就能测出来
运动损伤,是用冷敷还是热敷呢?
阿胶太贵,什么药材可以代替?
身体不舒服,请及时看医生。文章为中医科普知识,不作为处方,请征求医生指导下使用。
文章转载自其它健康平台,著作权属于原作者,版权事宜请后台联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