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早期线表现

来源:医学影像健康网作者:费强编辑:蓝天

目的:分析单纯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80例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部分患者加摄过伸过屈侧位(摄标准侧位片时患者立位的头颈部体位为听鼻线平行于水平面),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和应力线。结果:初诊时发现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57例,明显变直或消失15例,经过几年再次复诊时发现均见明显的颈椎病X线征象。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在排除外伤等其他因素后,可提示为颈椎病的诊断。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T?Z!_zrT4QeiEX7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iRG?g+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DP*F!y;{a^F-o   颈椎病在现代社会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统计资料显示颈椎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明确诊断为颈椎病的最年轻患者为22岁,其他相关资料报道还有年纪更轻的颈椎病患者,对颈椎病的研究和预防具有重大医学意义。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mj?xFY2f?y^   颈椎病的X线表现一般为椎体骨质增生、椎体小关节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等合并性改变。因此,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一般被列为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之一,但单纯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临床意义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分析我院从年~年60例初诊时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病例及随访复诊的颈椎X线平片,就其X线表现的进展变化,提出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CP8Tv?u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SAT#Wk-O(Y$a$

$Y   1资料与方法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MNy0[~lfGG4_,e8dr#xC2Khzl   1.1资料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G~W9N6r*gT   ~年,在我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的病例中,初诊查出有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病例8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8岁,患者均以肩颈部疼痛、头晕头痛、手麻,部分患者伴有活动受限来我科摄片就诊。Yshy;]kid5Ev?R5fFV   1.2检查方法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V)Z,ek8o(Kp   常规均摄正侧双斜位片,部分患者加摄了过屈过伸侧位片,采用万东mA高频X线机,富士CR成像系统,柯达5自动洗片机成像,靶片距离mm左右。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shy;l/BB5mx1c+m   1.3测量内容lG-Y)

9y[+

/U0

*X   1.3.1测量颈椎前缘序列线的弧弦距弧弦距是从一般角度判断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程度。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颈椎体前缘序列线的弧弦距,弧线的上端为寰椎前弓的后上缘,下端为第7颈椎的前下缘,两端连接的直线为弦,弧线的中点到弦的垂直距离为弧弦距。w4n:sL/R%s6u

  1.3.2测量颈椎的应力线应力线是从动态的角度判断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程度。在过伸侧位片上,通过C2椎体后缘的垂线与通过C7椎体后缘的垂线在脊柱后方大约相交在C4~5椎间隙水平;在过屈侧位片上,这两条垂线在脊柱前方大约相交在C5~6椎间隙水平。}(_;v[1]Ri)Jl-q1L#G

}4A

  

2结果

X%Eshy;j

w

)j%U+b;d0L7w,n\!q   2.1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划分标准

2.1.1弧弦距划分标准①颈椎序列弧线的弧弦距<7mm,≥2mm,表现为生理曲度轻度变直;②颈椎序列弧线的弧弦距<2mm,≥0,表现为生理曲度明显变直或消失。sf(f$LYwSJ?a*p   2.1.2应力线的划分标准凡上述两个应力体位中的两条垂线发生偏离,即可初步判定颈椎失稳,即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lg8p0YHV2.2初诊时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统计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imX],aI   本组80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病例中,初诊时仅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均发生于C4~6椎体之间,没有其他相关的颈椎病的典型征象,其中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57例,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或消失15例。初诊结论提示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T,LUu`3Jh+~   2.3病变进展情况统计7o3Ll-i!}S   患者以后症状加重,再次来院复诊。复诊时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明确诊断为颈椎病。shy;D4fEs2Zaq}YPD#K?t)Ug0}[`4X   3讨论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g(ta[1]S7r9S.JPS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D~._h6K   3.1颈椎侧位的X线解剖与序列弧线和应力线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ft7~X;G   颈椎侧位片观察,寰椎无椎体,前端为前弓的前结节,前弓的后方为椎齿突,由前弓后上缘到齿突的后上方,为寰枕关节的侧位影像,再后为寰椎后弓和后结节,寰椎前弓的后缘或齿突前缘向上延续于枕骨大孔前缘,下延于颈椎椎体的前缘,齿突后缘下延于颈椎椎体的后缘。即脊柱椎管的前缘,寰椎后弓的前缘上延于枕骨大孔后缘,下延于椎管的后缘,这样由齿突前、后缘及寰椎后弓前缘向下顺延的3条线均为自然前凸的弧线,即颈椎侧位的序列弧线。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v^.s4Z1v.

3^s   根据脊柱载荷的人体倒三角形的力学结构特点,头颈部的各种负荷集中于下颈段,在一般情况下以C4~6所受的压应力最大。根据X线动力(过伸过屈)摄片得出结论:颈椎由过伸状态过渡到过屈状态的运动过程中,负荷的压力最大,应力水平交换于C4~5与C5~6之间。在过伸侧位片上,通过C2椎体后缘的垂线与通过C7椎体后缘的垂线在脊柱后方大约相交在C4~5椎间隙水平,在过屈侧位片上这两条垂线在脊柱前方大约相交在C5~6椎间隙水平,这表明颈椎的伸屈运动是以C4~5、C5~6为中心,两种状态下颈椎的最大应力分别位于C4~5和C5~6椎间隙水平,C4~5、C5~6是失稳的好发节段。6y?\4b*]t)jh\U   3.2测量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要采用严格标准摄片体位0h;iPPUh+a   3.2.1必须摄取标准的侧位片颈椎生理曲度随头颈部体位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要判断颈椎生理曲度是否正常或测量弧弦距的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应采用严格的标准的中立位摄片,否则,可能造成颈椎生理屈度异常的假阳性征象。标准颈椎侧位片上,正常颈椎生理前凸,前凸弧线的弧弦距为(12±5)mm,<7mm为颈椎强直。摄取颈椎标准侧位即立位或坐位时,颈椎前屈后仰的程度以听鼻线平行于水平面为准。??0zlWUIT6XZ   3.2.2必要时要加摄过伸过屈侧位片为了获取更详细的影像资料,必要时需要加摄过伸过屈侧位片。下颈椎失稳与其应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颈椎伸屈动力性侧位片对其诊断意义较大,它不仅可以更加清楚地显示颈椎失稳的征象,而且还可对颈椎失稳的程度作出定量评估。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W#r0qB,eshy;P/N   3.3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与颈椎病的关系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a^_0_H{7V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变性疾病,其原发变化就是关节软骨环(包括椎间盘、小骨突关节及钩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而骨关节或软组织的增生肥大是继发的后果。颈椎间盘、小骨突关节及钩椎关节软骨发生退变,甚至坏死、剥脱,失去缓冲外力、减少震荡的生理功能,导致发生颈椎失稳等解剖结构变化,即颈椎生理曲度表现为变直、消失、后凸或椎体间偏移、错位。在颈椎失稳的情况下,颈椎周围的外部支持组织要付出更大的力量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于是出现韧带、肌腱等软组织肥厚、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在侧位片上经测量显而易见,但是颈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在早期没有明显显示,尚难确定,仅表现为颈椎失稳即生理曲度异常。因此,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应是颈椎病的一种早期表现,一般被列为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之一。本组35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通过随访复诊发现了明显颈椎病的X线征象,亦说明其具有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可诊断为颈椎病。$L2ZOg5jot   综上所述,颈椎病的X线表现有多个方面,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合并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但如果颈椎生理曲度有了异常改变,在排除外伤等其他因素后,结合临床表现,通过复诊,就不难诊断为颈椎病。

(作者:医院)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lianggou.net/lcbx/1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