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积极提倡运动保健。《吕氏春秋》中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
八段锦,从名字可知,共有八个动作,是古人创编的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养生功法。为何称“锦”,因为锦字从金,形容贵重;帛是古代颜色鲜美之物。自古以来,凡锦缎之品,都为世人所珍爱,以此喻示这套养生功法是极具价值、不可多得的养生方法,值得大家去练习。
八段锦在我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可以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男女老幼皆可锻炼。现代研究也已证实,这套功法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体育运动。下面简介其动作要点:
(1)双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立正,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动作:两臂慢慢自左右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如翻掌,掌心向上,两足跟提起,离地一寸;两肘用力挺直,两掌用力上托,两足跟再尽量上提,维持这种姿势片刻;两手十指分开,两臂从左右两侧慢慢降下,两足跟仍提起;两足跟轻轻落地,还原到预备姿势。
注解: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雾、中焦沤、下焦渎。两手上举的动作,上焦升,两手下落,下焦气降,通畅三焦,令全身的气血调和。本式可伸展肢体,拉伸各关节的肌肉、韧带,防治肩周炎、颈椎病、腰背痛;可预防肿瘤疾病。具有舒筋通络、强壮筋骨、消食通便、解除疲劳的作用。
(2)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立正,两脚脚尖并拢。动作:左脚向左踏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骑马势,上身挺直,两臂于胸前十字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手指张开,头向左转,眼看右手;左手握拳,食指向上翘起,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左手慢慢向左推出,左臂伸直,同时右手握拳,屈臂用力向右平拉,作拉弓状,肘尖向侧挺,两眼注视左手食指;左拳五指张开,从左侧收回到胸前,同时右拳五指张开,从右侧收回到胸前,两臂十字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头向右转,眼看右手,恢复到立正姿势。
注解:本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
(3)调理脾胃举单手。
站直,双臂屈于胸前,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先举左手翻掌上托,而右手翻掌向下压,上托下压吸气而还原时则呼气。左右上下换作8次。
注解:本式动作,主要牵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具有调理肝胆,健运脾胃的作用。对于防治各种肝胆疾病、胃肠疾病有明显功效。
(4)五劳七伤往后瞧。
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慢慢向右转头,眼看后方,复原,成直立姿势;再慢慢向左转,眼看后方,复原。
注解:“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是: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过食冷饮伤肺,大饱伤脾,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本式可强五脏、增体质,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较好效果。
(5)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腿开立,比肩略宽,屈膝成马步,双手扶膝上,虎口对着身体,上体正直;头及上体前俯、深屈,随即向左侧做弧形摆动,同时臂向右摆,再复原成预备姿势;头及上体前俯,深屈,随即向右侧做弧形摆动,同时臂向左摆,复原成预备姿势。
注解:本式为全身性运动,通过两腿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而督脉为阳经之汇,可起到疏经泻热、平衡阴阳的作用,有助于除去心肝之火。中医病理中的“火”是交感神经紧张的一种表现,人体正常活动时,多少都可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健康人的这种紧张经休息调整后即可消除,如果休息后仍不消除,即属病态,这种病态是中医心火偏盛的病理表现。因此,本式动作是消除非正常神经紧张的一种方法。
(6)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足平行并立与肩宽,双臂平屈于上腹部,掌心向上。然后向前弯腰,翻掌下按,掌心向下,手指翘起,逐渐以掌触及腰背,前俯呼气,还原吸气。
注解:本式通过前屈后伸,刺激了人体脊柱、腰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在督脉傍开一寸五分)、命门穴、肾俞穴和腰阳关穴,并对肾脏起到了牵引按摩作用。可以锻炼脊柱和督脉,达到固肾壮阳的效果;对防治颈腰椎病、精力下降、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骨软无力、头发稀疏、健忘耳鸣、意志消沉、小便频数、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等有较好疗效。
(7)攒拳怒目增气力。
两腿开立,屈膝成骑马势,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右拳向前方缓缓用力击出,臂随而伸直,同时左拳用力紧握,左肘向后挺,两眼睁大,向前虎视。
注解:本式可以增强手指力量,有益于全身气力增长,提高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功能。在该式中,当左右两拳交替冲拳时,还要求练习者两眼睁圆如“怒目”。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为“将军之官”,“肝在体合筋”,“在志为怒”,两眼似“怒目”样的睁圆,对肝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提高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进而有益于气血对筋膜等软组织的滋养,不但增长两臂上肢的力量,而且使全身关节灵活有力,肌肉力量得到增长。
(8)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拢,立正站好。两足跟提起,前脚掌支撑身体,依然保持直立姿势,头用力上顶。足跟着地,复原为立正姿势。
注解:本式中足跟着地产生的震动对脊柱小关节也是一种整合,对脊髓产生震荡,因而被古人称为“震髓法”,可以激荡气血,整合神经系统。颠足还能发展小腿后部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平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做颠足时尽量选择在土地等较柔软的地面,以免对大小脑的震动过大。
“八段锦”,八节动作自古传承数百年,“锦贵如金”,功效超越广播体操,更不亚于如今广为流行的“瑜珈”。大家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条件,运动量适度,贵在持之以恒;做动作时也要结合意念活动,想着动作的要求而自然引出动作来,并注意配合呼吸,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
更多养生资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柳中医治未病子平台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