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80504/6213655.html3月15日,一面写有“妙手神针除疾患,医德双馨传四方”的锦旗送到了针灸科主任郑爱军的手里。拿着这面沉甸甸的锦旗,郑爱军主任感动的说:“这是我们科今年收到的第三面锦旗,既是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针灸科自年成立以来,将‘用心服务,让患者满意’的工作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逐渐的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乘着中医事业发展的春风,我们会更加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一个“年轻”的科室,针灸科现有人员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3年来,针灸科在郑爱军主任的带领下,秉承“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思想,以传统疗法为特色,采用针药结合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一些外地患者也是慕名而来。
是什么原因让历史悠久的中医适宜技术在这个年轻的科室重新焕发光彩呢?1强能力建设,提业务素质作为临床科室,提高业务水平永远是第一要务。为此,针灸科在科内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大家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回来后进行科内培训,做到知识分享;自费订购专业期刊,了解业内发展趋势,开阔眼界;深度挖掘中医药传统文化,掌握站桩基本功、八段锦、易筋经等养生保健功法,不断提升科室人员专业能力。在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患者需求,针灸科陆续开展普通针刺、艾灸、火针、电针、皮内针、腹针、头针、手针、拔罐、穴位放血、耳穴压丸、穴位注射等中医适宜技术,针对中风偏瘫、面瘫、面肌痉挛、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症、膝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痛、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咽炎、气管炎、哮喘、前列腺炎、肥胖、面部黄褐斑等疾病,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2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针灸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室职工的辛苦付出,更离不开科室主任郑爱军的学科引领。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中医优秀人才项目——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第三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延庆区卫生系统人才,延庆区第二批师徒传承北京医院妇科陈艳教授继承人的郑爱军,先后师从多名中医药大家,在中医药的沃土中,她如同茁壮生长的幼苗,不断汲取丰富的中医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时尚相碰撞,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诊疗特色。例如,传承顾植山教授的龙砂医学流派,运用五运六气的学术思想,采用六气开阖针法治疗各种疾病。另外,还有金氏针灸“七刺三度减肥法”“脚痛针手新疗法”“颊针疗法”以及“腹针疗法”等各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后都取得了较好效果,郑爱军主任也常被患者亲切的称呼为“郑一针”。3科研来助力,教学两相长科研是学科发展前进的动力,为了培养科室人员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拓展科研知识、激发科研潜力,提高科研水平,郑爱军主任带领科室人员紧紧围绕临床优势病种和重点病种的诊疗开展学术研究,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以临床支撑科研,以科研指导临床,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优势,成功申报并立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针刺曲池穴治疗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及社区推广”项目。三年来,针灸科团队共发表论文10余篇,申报市、区级项目3项,有效促进了专科发展。
老一代中医药人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扬和传道授业者,青年是中医药未来的延续与传承者,未来的中医药的发展既需要老一辈的栽培,更需要年青一代的勤奋学习和用心参悟!为了这份传承,针灸科团队在注重科研的基础上,更注重教学工作。郑爱军主任主持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项目《多种教学方法在提升3+2助理全科医师中医临床能力的研究与探索》,全面提升3+2全科医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科内主治医师郑芳芳和池名,苦练教学基本功,将晦涩难懂的中医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年轻学生了解中医药,爱上中医药。两位年轻的教师也教与学中成长,并在青年教师理论授课比赛中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4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在改善医疗服务的背景下,针灸科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初心,改善诊室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增加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由于诊室空间有限,为了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科室采用诊间预约的方式,有序安排患者就诊,从而减少患者候诊时间。为了保护患者隐私,诊室安装隔帘,从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一些患者因工作原因就诊较晚,到下班时间未能做完治疗,他们就加班加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坚守岗位;由于患者数量多,就诊信息录入、会诊信息登记等工作只能在下班后进行,工作到7、8点更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他们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到科室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到行动上,营造和谐医患氛围。医院评为年优质服务之星
5展专业特色,促健康教育在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为了推进健康中国新目标的实现,科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多次深入社区、光荣院,以义诊、带教、演示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讲座。从起居、情志、饮食、运动、保健方法等方面讲述养生要点及练习八段锦的重要性,强调“治未病思想”,把大健康理念贯彻到基层群众中去,使其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做到未病先防,从而节省大量医疗资源。
郑爱军社区义诊郑芳芳医师为颈椎病患者讲解颈椎锻炼操,并带领患者做颈肩操及告知注意事项
医院的义诊团队至南菜园光荣院义诊,讲授中医保健锻炼方法,并带领光荣院老人练习八段锦池名医师为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宣教,告知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及锻炼要点,并发放宣教手册金凯医师接诊腰痛患者,腰背肌无力,给予锻炼指导,要求其进行双桥、单桥训练以加强腰背肌锻炼,并告知锻炼强度、频率、时间等悬壶济世之初心牢记弘扬传承之使命。在疫情防控常态的今天,针灸科人将继续坚持以“疫情防控不松劲,日常工作谋发展”为目标,以“解除患者病痛,满足患者需求”为责任,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以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图/文针灸科郑芳芳整理
宣传科张阳编辑
宣传科张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