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年的尾声,一年时间过得可真快。新冠疫情自年初爆发以来到现在依旧紧紧牵动着人们的心,从最开始严防死守居家隔离,到后来不戴口罩不出门、到处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疫情在方方面面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尤其对于小编这种大学生群体而言更是如此,大学生因其组成特点及管理制度的特殊性,超长待机的居家生活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衣食住行”改变最大的就是“食”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疫情到底给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上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消费特点改变
足不出户吃遍美食
方便快捷宅家必备
疫情初露端倪之时正值广大学生群体的寒假,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寒假放的有点长。准确的说,寒假连暑假,大半年的时间大学生们都呆在家里。小编的朋友总是说,这是外出上学以来,留在家里最长的一段时间,得以好好陪陪父母,好好享受在家的生活。
但告别学校的食堂、饭店以及外卖,让大学生们的舌尖少了些许刺激,家常的饭菜固然好吃,但午夜刷剧时总是会被电视剧电影里的美食所吸引。
于是方便速食产品、自热食品和半成品的饭菜装满了做饭还不太熟练的大学生的购物车。
1.以螺蛳粉为代表的方便速食产品
如果说方便面是方便速食界的一哥,那么螺蛳粉一定是速食界的新贵。疫情期间,螺蛳粉频频上热搜,“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螺蛳粉”、“广西3万盒螺蛳粉驰援武汉”、“为了吃螺蛳粉有多拼”、“螺蛳粉的英文名”……网上的价格更是比疫情前上涨不少。汤鲜香,粉爽滑,浓重的味道让爱它的人欲罢不能,酸笋的独特与汤底的结合,刺激着味蕾,给疫情居家的平淡注入灵魂。
几乎所有的螺蛳粉品牌在2月份因为缺乏工人,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建功表示柳州正在生产螺蛳粉的厂家在53家左右,每天职工两班倒能够有万包的产量。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李子柒”和“好欢螺”是在天猫上销量并驾齐驱的两个头部螺蛳粉品牌。“好欢螺”的营销人员表示,后台的订单和每天的发货量在5比1,采用预售模式要在40天内才能完成发货。
螺蛳粉其实早在《舌尖上的中国》年热播之时就已经走进大家的视野,但方便速食产品的生产要追溯到年,这一年,柳州第一家预包装螺蛳粉企业注册,螺蛳粉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得以脱离地理半径的限制,此后热度一直保持上升。终于在疫情期间,这种神奇的食物,让无数大学生“上头”。天猫方便速食类负责人曾表示“在整个食品的消费中,方便速食领域一向以年轻人为主,‘85后’到‘90后’的消费贡献接近五成。”而一旦进入方便速食的世界,无数的产品会让你欲罢不能。烤冷面、河南烩面、红油面皮、山西刀削面、酸辣粉……
速食版本的美食让居家苦闷的大学生们再次足不出户体会到了街边小店的美味。
2.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热产品
自热届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自热火锅。
打开电脑,拆开包装,倒上两杯水,盖上盖子,在等待的时间挑选一部想看的剧,随着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的是火锅的香味,螺蛳粉尚且还要煮,那么连开火都不用的自热产品更加方便快捷。自热产品是技术革新的代表,摆脱原有的热水冲泡,只要是有水,随时随地畅享美味。而且一人份的规格让独自在家的大学生们不担心浪费,最最重要的是,不用刷碗!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自热食品市场规模已是年的2倍;而根据广发证券预估,自热食品行业或将在未来5-7年达到亿元数量级的市场空间。
自热产品最初因为食品处理技术不高,且没有特定场景的加持,在中华美食的美味面前毫无立足之地,不为大家所接受。在年以前,国内的自热食品和70年代的美国一样,多是为军队服务,产品以自热米饭为主,并严格按照军用食品的质量标准生产,很少出现在寻常家庭里。自热火锅的出现,可谓是自热家族的破局功臣。随着自热火锅的大火,上百家自热火锅品牌携自家的自热便当、懒人串串、自热面、自热米线等更多品类蜂拥而入。一时间,万物皆可自热。而在疫情这个特定的场景下,热爱美食的年轻人们又怎么会放过这方便又快捷的自热产品呢!
3.以各地美食为代表的半成品饭菜
从厨房小白变身帅气大厨需要几步?别惊讶,只需要一步!那就是半成品饭菜包!
上海的黄芽菜肉丝春卷、成都的甜皮鸭,还有韩式部队锅、日式寿喜烧……只有少数半成品菜需要简单加工。上述菜品中,甜皮鸭开盖即食;黄芽菜肉丝春卷需要下锅油炸;韩式部队锅里步骤稍多,肥牛烫煮、沥干,再煮开韩式酱料,最后就是放入全部的食材。这么简单的步骤,这么简单的操作,收获的却是各地美食,如果说自热食品和方便速食还是小打小闹,那半成品饭菜带给大学生们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绝佳的美食体验。
我国的半成品电商起步于年,但规模较小,在不断的发展中,行业在扩充壮大,而在年疫情下,半成品菜销量暴增,据苏宁统计数据,疫情期间的半成品年夜饭礼盒销量暴增13倍,吴大娘水饺线上成交额增长45倍,“顺手”做半成品菜的金鼎轩半成品菜环比增长近30倍,盒马生鲜的销量暴长超10倍。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想去饭店大快朵颐却无门之时,半成品饭菜简直就是救世主般的存在,就连小编也在疫情期间入手无数,从灌汤小笼包到酸菜鱼,心心念念的大盘鸡还有毛血旺……
无论是方便速食、自热产品还是半成品饭菜,可以说“方便快捷”是他们的共通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没有长期的下厨经验,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又需要味觉刺激,方便快捷的产品便成为了大家的饮食消费心头好。
运动健身保持健康
营养搭配保健身体
腰酸背痛、掉头发、颈椎不好、时常失眠,听上去这跟大学生一点边儿都不沾,但事实上,这是当代大学生疫情期间的居家现状。
因为缺少运动,以及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导致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是很高。而长时间的疫情在家,给忙碌生活的大学生们放了一个长假,大把时间可以调理自己,再加上疫情本身让更多大学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身保健注重成分,健康理念上升成了大学生饮食消费的另一大特点。
1.以代餐为代表的“三低食品”
“三低食品”是什么?“低糖、低盐、低脂”的食品。长期宅家生活,让大学生们“蠢蠢欲动”,各种健身教程运动视频轮番轰炸,配合运动的当然还有饮食。于是“三低食品”在疫情期间大爆。
无糖纤维雪碧、无糖零度可乐、无糖杏仁露、无糖酸梅汤、芬达零卡系列、能量棒、代餐奶昔、代餐套装等等层出不穷。
据《天猫食品行业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代餐食品受到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喜爱,主要的消费人群从90后变成了95后,其中大部分消费者年投入金额都在元以上。从销售量及消费者人数上看,均有着稳步增长,呈现大于50%的增长率。
低脂肪、高营养,能减肥还不用节食,听上去健康又无负担。这样完美的代餐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生宅家还要保持体型的首选。虽然价格并不低,但健康的食材和经过精心计算的配比及热量,让大学生们纷纷剁手。
但是代餐食品真的有用吗?又是真的健康吗?
“短时间食用代餐食品,可以通过减少能量摄入,达到减重的作用。”代餐作为一种能量控制食品,也获得了中国营养学会的认可。减肥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能量摄入和消耗能量造成差值,代餐精准的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控制能量的摄入。但是医生也提醒大家,在食用代餐时也要注意搭配一些蔬菜和肉制品,均衡营养,不要一味迷信包装上的成分表,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国家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进行科学锻炼以及合理膳食。
2.以成分营养的食品为代表的健康食品
疫情的爆发引爆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健康的
2.消费者在互联网买菜平台购买生鲜、食品、急需物品,尽量避开购买高峰期,并且了解发货时间和大致的物流时间,快递务必“先验货再签收”,遇到商品破损、腐烂、货不对板情况,可拒收快件。
行业监管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疫情之下乱象丛生的产品市场,国内目前并没有关于代餐食品的强制性标准,中国营养学会最新颁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仅作为行业参考标准。已成千亿市场的代餐行业,居然还处于监管盲区,游走于法律的边缘,没能真正纳入法律监管范围,这样的窘境亟待改变。不止代餐产业,大部分较为新兴的产业在国内都还未有相应的国标、规范等对其进行约束,以至于消费者在选择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当行业进入一个成长期后,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规范化问题,这样才能让整个行业进入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阶段。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权威性行业标准,是十分有必要的。而除制定行业标准外,头部企业也应以身作则,承担相应的责任,引领整个行业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王岩松
审核:郝琳琳路鹃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智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