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数据统计: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
不同的走路方式也有其不同的妙用。
3种养生走路法
1
高抬臂、一口气走完
想要走路保健,最好保证一定的速度,且中途不要停歇,一口气走完。(步速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调节,微微出汗,走路说话略喘但吐字清晰)
心脏一天通过跳动要往外打10万次血,血出去后还得回到心脏,起作用的是全身块肌肉,每走一步就相当于把脚上的血挤回心脏。
把胳膊摆起来,最好摆到齐肩平,把步子迈开,配上呼吸。这样的步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每天坚持15~20分钟,比走两个小时都要有效果。(~步即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调节,循序渐进,老年人不建议日行上万步。)
2
摩腹走路
如果你肠胃不好、胀气、便秘,可以尝试摩腹走路。
药王孙思邈坚持“食后即以热手摩腹”,认为“能除百病”。老人可一边散步,一边顺时针按摩腹部,每分钟走40~60步,每次5~10分钟。锻炼的同时,能帮助改善肠胃功能,适合患便秘、慢性肠胃疾病、肾病的老人。
3
“十点十分”走路法
两只手侧平举,然后向上高抬45度,两只胳膊看做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打开到钟表十点十分的位置上,这个动作就是“十点十分”了。
操作方法:手心朝下,胳臂举在身体两侧略靠后一点,手指头绷起来,头抬起来。就这个方法,每天坚持走步。
当走到步的时候,胳膊发酸,但是脖子、肩膀附近的肌肉能得到非常好的锻炼。只要坚持每天步,练到第3天、第4天、第5天的时候,能有效缓解颈椎疼。
除了以上的方法保健身体以外,走路还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
走路的社会意义
健步走不仅有益身心,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比如捐步数就能做公益。
目前,中国移动爱“心”行动,咪咕善跑公益行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该项目针对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帮扶。
在中国,每年超15万新生儿患有先心病,超半数在偏远贫困地区,这些孩子常常需要忍受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缓慢、缺氧等痛苦,而尽早的医疗完全是有可能让他们摆脱痛苦、正常成长的。
现在只要你每日走路满0步即可参与公益,每日均可捐赠。
捐赠0步=捐赠1颗心,所有参与捐赠者捐赠累积平均每颗心,就有1名先心病孩子可以得到救助金。
小小的举动大大的善心,让自己更好,也让世界更好,善跑邀您“益”起前行。
更多精彩
捐步做公益
用行走的力量,救助贫困先心病孩子,你我都可以做到!
捐步做公益
累积捐赠步数过亿,长约万公里
捐步做公益
用脚步丈量爱,为贫困先心儿童点燃“心”希望
END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