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不适莫忽视,家中常备两大“妙招”!
颈椎病有哪些症状?来对比一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症状一:肩颈部经常僵硬不适,头部常有隐隐疼痛、胀痛的感觉;
症状二:脖子转动时,感到疼痛、动作受限,会引发或加重偏头痛或眩晕;
症状三:脖子疼痛的同时,伴有胳膊(包括手部)放射样的窜痛或麻木,反复发作,头颈部后伸或偏向患侧对侧活动时,症状加重;
症状四: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感觉。
颈椎病的治疗通常有药物、牵引等方法,那么颈椎病患者在家中有哪些可以自行操作的方法呢?
第一招食疗方
木瓜陈皮粥
用料: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各10克,粳米50克。
制法:
1.原料洗净
2.木瓜、陈皮、丝瓜络先煎,去渣取汁
3.加入川贝母(切碎)
4.加入适量冰糖
功用:化痰通络。适于痰湿阻络型颈椎病(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葛根薏仁五加粥
用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
制法:
1.原料洗净,葛根切碎
2.刺五加先煎取汁
3.与余料同放锅中,再加水适量。
4.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适量。
功用: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参枣粥
用料:人参3克,粳米50克,大枣15克。
制法:
1.人参粉碎成细粉
2.米、枣洗净后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
3.再调入人参粉及白糖适量。
功用:益气养血。适于气血亏虚型颈椎病(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第二招穴位按摩
对于颈椎病患者,可以通过自我按摩,缓解颈椎不适,但需长期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不到好的效果。
不过亲身体验过华络治疗仪的朋友们都知道,自我按摩对穴位的刺激力度确实远远不够,费力费时又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导致很多人以为经络养生疗法只能用于保健,对中医的期望降低。直到他们使用了华络治疗仪,才重新见识了低频电刺激穴位唤醒人体自愈力的巨大效果。
这里放一位63岁颈椎病患者使用华络治疗仪后的视频案例,大家看完之后我们再来分享哪些穴位可以对症治疗哦!
治疗处方
(相同数字贴片为同一路输出)
1、1肩井穴,2、2大椎穴
上述穴位组合使用,可补益脏脏、增强体质、调和气血、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从而解痉止痛,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延缓或逆转其病程。风池穴——适当刺激此穴,可改善颈、脑部的血液循环和血氧供应,消除颈部肌肉紧张,有效缓解因颈椎病导致的头晕、颈肩酸痛等不适症状。肩井穴——具有通经止痛、益气补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祛风活络功能。适当刺激肩井穴能促进血液运行周身,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有效缓解颈肩不适。大椎穴——具有益气壮阳、清热熄风、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免疫力低下、颈椎病、颈肩酸疼、手臂麻痹等。天柱穴——具有化气壮阳、清热消肿、散郁滞痛、通窍活络的功效。主治颈项僵硬、肩背痛、颈椎酸痛、落枕等。风门穴——具有疏风解表、活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头痛、肩背疼痛、颈椎痛、肩膀酸痛等症。后溪穴——后溪穴是小肠经上的要穴,具有疏经祛风、利节止痛、清热止挛的功效。主治颈肩疼痛、颈椎病、落枕、腰椎病、神经衰弱等。适当加以刺激可有效疏调局部经气、加速颈肩部血液流动,缓解颈肩疼痛等症状。
他们使用华络后重获了健康!(高位截瘫、中风后遗症、骨髓炎、颈椎病......)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