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一
李其一医生,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生,山东省聊城市人。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获硕士学位。年-年在中国协和医院获骨外科博士学位。年博士毕业医院骨外科,一直工作至今,从事骨外科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及翻译著作多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专业特长:擅长脊柱侧弯、脊柱后凸、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折等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及老年骨科疾病的诊治。
颈椎病
1.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包括多种颈椎病变引起的临床症状。目前一般认为是颈椎退行性变、创伤、劳损、炎症、椎管狭窄等多种因素导致。大多数患者在原有的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一旦发生继发性损伤例如骨赘形成、髓核突出或脱出、椎间松动等,则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2.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颈型颈椎病:多为青壮年,有长期低头作业的情况,颈部有酸、胀、痛等不适,以颈后部为主,女性患者常诉有肩胛、肩部不适等。X线片常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椎体退变,椎间隙松动等。
(2)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不适,伴有上肢的麻木以及根性神经痛,严重者伴有手部肌肉萎缩,压迫头顶时有疼痛。
(3)脊髓型颈椎病:40-60岁多见,发病慢,常有落枕史。最早常表现为一侧下肢或双侧下肢的麻木、发沉,随后出现肌肉发紧、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花的感觉。患者常感觉颈部发硬,颈部后伸时容易出现四肢麻木。影像学检查常发现硬膜囊或脊髓受压。
(4)椎动脉型颈椎病:转头时出现眩晕发作是此型最大的特点。可伴有后枕部或顶枕部的跳痛、胀痛。部分患者在头颈部突然过度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突然下肢无力而猝倒,但意识清醒,可很快站起来继续活动。血管检查可发现椎动脉扭曲、狭窄等。
3.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轻度颈椎间盘突出、颈型颈椎病、早期脊髓型颈椎病、全身情况差无法进行手术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包括改善调整睡眠状态、纠正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颈椎牵引、制动、理疗以及消炎镇痛类药物等。
(2)手术疗法:手术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稳定性、挽救脊髓残留功能以及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4.颈椎病的预防
(1)积极治疗咽喉部疾病:该部位的炎症可以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韧带或通过淋巴系统使炎症在局部扩散,影响颈椎部位的稳定性,因此积极防治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咽炎等有重要的意义。
(2)改善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良好的睡眠体位可保持脊柱的正常曲度,使人感到舒适,所以最好采用侧卧或仰卧位,避免俯卧位,枕头不能太高。
(3)防止头颈部外伤:在体育锻炼、交通活动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颈部,一旦有损伤尽快治疗。
(4)避免长期低头工作:长期低头一个姿势工作会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劳损,颈部屈曲的体位下对椎间盘的压力远远大于正常体位时,因此要定时改变头颈部的体位,经常进行颈部活动或工间操活动,并按需调整工作台高度和倾斜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