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病都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其发病原因很多,但综合起来有四个,包括:
(1)颈椎的退行性变(颈椎增生,椎间盘突出等);
(2)慢性劳损(最常见到的原因如低头工作等);
(3)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多为先天性);
(4)颈椎的先天性畸形(比较少见,如蝴蝶椎、并椎等)。其中,前两者是主要原因。
2.颈椎病是不是老年人才会发生的?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近年来罹患此病的年轻人有增加趋势,且工作集中在头颈部长期处于同一姿势的人,或头颈部活动频繁、从事颈部容易受伤职业者,像是久坐办公桌的白领阶层、电脑操作员、会计、教师、学生等,这些需长期伏案工作的职业,如果姿势不正确,罹患颈椎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了4到6倍,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
3.颈椎病有哪些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医学上通常将颈椎病分为六类,即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性颈椎病。临床显示,其中四类颈椎病属于多发类型:(1)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当神经根被颈椎压迫时,可表现为其所支配部位的神经痛、感觉障碍、麻木,异样感,活动不灵活。仰头、咳嗽、喷嚏可加重,理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大部分病人可以部分缓解,不需手术治疗。(2)脊髓型:约10%~15%病人为此型。当发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或连接骨关节的韧带增厚或骨化时,可压迫脊髓及血管,甚至发生脊髓缺血或坏死。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以后发展为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3)交感神经型:约占5%。因颈部交感神经受压产生的症状。因其分布广泛,因此可引起许多器官和系统的症状。包括:
头部症状:头晕,头痛,颈后痛;
眼部症状: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心脏症状:心跳加速或减慢,心口疼;
周围症状:肢体、头、颈、面部发麻或疼痛;
其他:耳鸣、耳聋等。
(4)椎动脉型:约占2%。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功能失调,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加重到一定程度,在特殊的体位下表现为突然发病,只要颈部向某个方向转动一下,当即出现眩晕,甚至感到天昏地暗。有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
4.颈椎长时间疼痛还会引起什么并发症?(1)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2)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3)颈心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4)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5)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6)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7)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5.颈椎病如何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方式和非手术方式,多数颈椎病可以采用理疗、按摩等非手术方法对症状进行缓解,而对有些颈椎病如脊髓型颈椎病效果不好,这类颈椎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其他的如正确的生活方式及工作姿势也是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非危机生命不建议使用手术方式,风险性高,就算手术成功也易复发!
6.如何提前预防颈椎病变?
颈椎病的预防方式:
(1)改变行走坐姿95%的颈椎病患者均与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姿不正确有关,改变行走坐姿配合相关理疗方式,可让颈椎回复健康态。
(2)理疗按摩
非骨质病变引起的颈椎病痛,均可寻找正规的中医理疗,中医按摩来疏通经络缓解颈部病变,改变颈椎状态,防止病变恶化。(提示:寻找正规中医按摩推拿或理疗产品,防止受害。)
(3)颈椎养生操
每天在家利用闲暇时间,学习颈椎养生操,每天练习可改善颈椎病症。
|完|
井追好|国民颈椎健康管家
用心打造一个有情怀有尊严的民族健康品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