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群文大讲堂》
第十八期“草编入门”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基层宣传文化建设,传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群文大讲堂》面向全县文学文艺爱好者举办的公益性惠民讲座,给广大人民提供充裕的知识,为打造永和县数字化时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起到引领的作用。
本期讲师:陈香爱退休教师
专业草编培训老师
荣获年草编“以展代训”一等奖
陈老师虽然已经年过花甲
仍旧不忘初心,努力学习
积极带动身边群众和农村贫困妇女学习草编技术
为永和的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讲座视频课程精彩,视频略长,请耐心观看。
讲座氛围草编,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距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品中的瑰宝之一。在陈香爱老师的讲座中,学员被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也对陈老师高超的手艺赞不绝口。
从上古社会到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人们时时都享受着天然植物编织所带来的恩惠。而在当下,草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老师做力所能及之事,手把手将草编技艺教给农村贫困妇女。在传承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为我县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
历史上的草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现在仍以质朴、自然、细致的品质在民间与地方默默的发光发热。而在本期课堂上,陈老师利用废旧的水管桶、玉米皮皮以及破旧衣服剪裁成合适大小的布料,还有剪刀、针线等农村易见易得的物品,就做成了具有保健功能的元宝颈椎枕。
为使学员更好更快掌握元宝颈椎枕制作的要点,陈老师非常有耐心地讲解制作元宝枕的基本步骤,从准备物品、穿针引线以及用力大小,都要做出示范,并手把手指导学员进行拉线,让学员的成品更牢固也更加美观。
队伍动起来
阵地用起来
群众乐起来
让公共文化触手可及.07.09
●永和县群文大讲堂第十七期——蒋宁老师走进红军小学
●永和县群文大讲堂第十六期——山西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永和县群文大讲堂第十五期——亲子沟通小妙招
微观永和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