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形,溏稀,擦不干净,冲不下去!
嗜睡,困乏无力
满脸油光,浑身黏糊糊
……
这些症状,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这就是湿气!
湿气有哪些危害呢?
《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可能引起脾虚,而脾虚也可能加重湿气,湿气、脾虚二者相互影响。如果“湿毒”一直得不到祛除,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健康问题,10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有“湿毒”潜伏。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气不除,积久成毒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长成肿瘤
寒湿的木头长木耳,寒湿的人体长肿瘤。
湿气重怎么办呢?
其实老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早在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都有论述。正确的祛湿的方法一定会遵循这样的原则:
1、在内:健脾健胃益肾宣肺。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虚,虽首责脾,实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医祛湿的时候,必然会用健脾健胃的药材再配合利水渗湿的药材,同时兼顾脾、肺。
2、在外:针对湿气引发的表症同时用药,短期消除表症,让湿气重的人能增强信心,长期坚持下去。
国医古方调养
○
为您提供养生调理、健康饮食、
生活小常识、健康小知识等资讯。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