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梓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颈椎病发病率超过20%。谈起颈椎病,人们会很快联想到颈肩疼痛、手臂酸麻。但颈椎病引起的痛苦远不止这些,它可对机体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如何做好自我防治?我们请中医名家为您解惑。专家档案王拥军“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上海中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保健箴言——主动预防优于被动治疗,良好习惯源于科学认识。高危职业↓
1、症状多变,患者易被误诊颈椎病虽为常见病,危害可不小,而且一旦得病,终身带病、反复发作,发展到后期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质量。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某些少见的类型,如颈咽型、颈脑型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5%。表现为上肢放射痛和感觉障碍、手指麻木、颈部异样感、活动不灵活。
脊髓型颈椎病虽然只占10%~15%,但致残率高,会出现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欠灵活、如踏棉花状等,晚期出现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等。
作为病人,如果身体有以下表现,也应想到是否颈椎出了问题:
■例如久治不愈的头痛、偏头痛、头晕;
■非耳部原因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
■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心绞痛等;
■不明原因的低血压、高血压;
■久治不愈又“找不到原因”的内脏功能紊乱,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
2、颈椎伤害,无时无处不在王教授反复强调,人在一生中经常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颈椎,给今后的颈椎健康埋下了隐患,预防必须趁早。
主要的伤害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
■外在因素,包括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急慢性感染、遭受风寒湿邪等。
慢性劳损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长期低头工作,颈的负荷过度,
床上看书、看电视、看手机,
以及高枕睡眠等状态,
均可引起慢性劳损,损伤后纵韧带、关节囊修复不良,可导致椎间关节活动度失去控制而发生错位。
■内在因素,这方面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特点等。其中体质强弱这一诱发环节容易被忽视。
临床发现年老体弱或久病后身体虚弱者,一方面易感受风寒湿邪,另一方面颈椎关节韧带松弛,肌力减弱,不能维持颈椎生物力学系统平衡,一旦再受轻微不协调外力,即可致病。
3、如何恢复脊柱筋骨平衡王拥军介绍,颈椎的健康与稳定,主要由两大部分维系。
一是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小关节、椎间盘,维持颈椎的静力系统平衡;
二是外源性稳定,主要是附着于颈椎的颈部肌肉和韧带,它们维持动力系统平衡。
以上这些部位,一旦出现病变,都会造成颈椎病的生成。因此“恢复颈椎筋骨平衡”是颈椎病等脊柱病的预防治疗法则。
急性期患者症状较重者宜适当休息,慢性期患者多做功能活动,尤其长期伏案工作者更应注意工间休息,作颈部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等。
肌肉有萎缩时,应通过仪器及物理检查确定每一块肌肉的潜能,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以期恢复相应的肌力和耐力。此外还可做体操、太极拳、练气功等。
锻炼需要注意疾病的分型分期,不可贪多求快,要循序渐进,注重个体化差异。
宜慢不宜快,顺着关节之间的结构进行有效锻炼。
病人非常关心使用何种枕头,对此王拥军教授强调,别被五花八门的概念所迷惑,太软太硬的枕头都不合适,记忆枕把肩膀固定住了,也不合适。
一般来说,睡下去后,高度在6-8厘米(男性)和4-6厘米(女性)的枕头比较适宜。
小贴士“米”字松颈功活动颈部:
低头—还原—抬头—还原;
左—还原—右—还原;
左前下—还原—右后上—还原;
右前下—还原—左后上—还原。
重复3遍。
同时注意配合呼吸:摆动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锻炼时可把双手压在大腿下,保持双肩平衡,头部动作要缓慢,不要胡乱绕颈。
彩蛋来袭,劳动报动视邀请王院长教你如何远离颈椎病~
来源:劳动报慧生活
劳动报新媒体编辑:周齐璇子
劲椎健康真的很重要哦,快告诉你关心的人,再给贴心的小编点个大拇指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